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育探索论文 > 正文

“学会拒绝”运动—芬兰儿童素质教育的故事

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17 09:53:13

说两句

  导读:除了国家教育机构、家庭之外,芬兰民间的儿童组织通过各种收费和免费服务也参与和承担了儿童教育的责任。成立了20年代的芬兰“孟纳兴儿童保护基金会”在妇幼保健、儿童教育等事业中有效地补充和完善了芬兰的儿童事业。儿童是“社会的窗口,家庭的镜子”,儿童教育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芬兰是一个儿童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义务教育制度为每一个学龄儿童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但高福利社会国家同样面临着儿童教育的新挑战。他们如何面对挑战,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呢?我们讲几个亲眼看到的故事。

  使馆里来了一群小客人

  夏日的一天,我国驻芬兰大使馆接到了附近一所小学老师打来的电话,她请求使馆能够接受她的学生们到大使馆参观。

  按约好的日子,10来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使馆,大的10来岁,小的刚入学。每个孩子手中拿着小笔记本,个个神情严肃认真。他们静静地听大使夫人描述中国外交官的工作,小心翼翼地踏着厚厚的中国地毯,欣喜无比地围看客厅中陈设的牙雕、唐三彩和软木雕等工艺品,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麻团、春卷。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在孩子们心里变得具体起来。

  这是芬兰普通小学的一次社会环境教育课。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成很多个访问小组,对附近的商店、工厂、医院和各种机构进行访问。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采访,然后全校举行交流会,相互介绍自己采访情况和观感。老师说,这种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从了解自己生长的社区环境来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礼貌待人和学会交流与表达。

  像一切发达国家一样,芬兰儿童教育家对中小学生中普遍产生的“孤独”与“自我封闭”现象十分忧虑。家长们忙于工作,只重视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完美的物质条件,忽视了与孩子的精神交流。许多孩子每天数小时在自己的“电脑天地”中陶醉,这种儿童时代的“自我封闭”状态将会在成年时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环境课是学校培养孩子与社会交流能力的措施之一。

  假期没作业

  令中国孩子们最羡慕的有二件事:一是芬兰小学生假期没有作业;二是不用应付每年两次的期末大考关。

  发达的教育事业,众多受教育的机会,使芬兰不存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式的激烈竞争。基础教育就更不主张过多使用考试手段。平日小学生的作业大多在学校已经完成,家庭作业很少。而周末和寒暑假被认为是法定的假日,学校是不能留作业影响孩子们休息的。芬兰的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玩”——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学习陶冶性情的音乐、美术等艺术,参加多种义务性服务的社会公益活动。

  芬兰崇尚“个性教育”和“能力教育”,在初中已经实行“无班级”制,中学生开始和大学生一样自由选修课程,可以集中时间读完某一门课,考核办法是进行阶段测验,而不用每学期集中进行期末大考。如果学完必修课,可以提前毕业。目前教育界正在讨论将“无班级”机制引入小学。

  孙子来当小时工

  我们从一对退休的芬兰老姐妹那里得知,她们14岁的外孙尤哈已经连续五周担任她们的“清洁小时工”,每周尤哈从自己家里骑车到这里干两个小时,每小时付给他40芬兰马克工钱。

  事情的起因是尤哈希望买一台新的电脑,作为孩子祖母辈的两姐妹决定给孩子以资助,她们首先把这一决定通知孩子的父母,因为背着父母给孩子钱在芬兰被认为是不利于孩子品德健康的。于是商定,采取“清洁小时工”报酬形式进行资助。两位老姐妹认真给外孙“派活”,尤哈在两个小时内紧忙活,用吸尘器吸地、用洗涤灵刷洗桌子,祖母们还一本正经地指导和“挑剔”。

  芬兰的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们养成只有“劳动才能有所得”、只有“付出了才可以索取”的意识。芬兰社会中很少欺诈,生意场注意信义等社会道德,恐怕最初形成是在家庭“小时工”之中。

  夏季的雨中走在芬兰的居民住宅区,常可见二三岁的孩子穿着雨鞋和防水衣裤在雨中尽情嬉戏,年轻的父母打着雨伞旁观;冬季,冰天雪地中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在门前打雪仗,坐爬犁;孩子摔了跤,走在前面的妈妈很少去搀扶,而是轻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和当心容易滑倒的路面。妈妈们在不经意中精心地塑造了自尊、坚韧的芬兰民族性格。

  “学会拒绝”运动

  近来芬兰保护儿童组织正在孩子中掀起“学会拒绝”运动。芬兰10岁左右儿童抽烟饮酒现象日益增多,他们的第一口酒和第一支烟大都是来自长辈或年长孩子的怂恿,在接受开玩笑和满足好奇之中沾染了不良习惯。一些毒品贩子,大多也是以热情免费提供毒品引诱青少年走上吸毒和犯罪道路的。教育孩子增强自信力,学会礼貌拒绝成年人的有害建议的方法确实是孩子们有力的自卫武器。

  “学会拒绝”运动还包括在学校宣讲抽烟喝酒的危害,签订不抽烟喝酒合同,在家庭开展饮酒问题讨论,高年级学生保护低年级学生的“一帮一”等一系列活动。

  抵御可能侵犯儿童身心健康等社会威胁的最好办法是提高儿童自身的“免疫力”。比如芬兰从今年开始推出儿童“因特网手册”,张贴在儿童可能使用计算机的所有场所,教育家长和儿童安全使用因特网,避免儿童可能受到的侵害。在每所学校和幼儿园,都张贴着儿童热线免费电话号码,孩子们无论何时遇到任何麻烦都能够找到交谈和寻求、获取帮助的地方。

  时间比马克更重要

  据有关专家介绍,在70、80年代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形成的过程中,曾经过分地宣扬了社会对儿童教育的责任,优越的全方位免费义务教育使年轻的家长错误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向学校。现在教育机构发现,仅仅国家的教育机构是无力独担童教育责任的。

  儿童教育界向家长提出了两个口号:

  “时间比马克更重要。”今天的父母都忙碌无比,父母和孩子上班、上学时间不一样,业余爱好不一样,致使许多家长和孩子甚至连一起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了。不少家长为加强和孩子的联系,给刚上学的孩子就配了手机。但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意味着孩子有健康的精神生活,手机代替不了亲情的交流。专家们呼吁多给孩子们一些共处的时间,少给孩子们一些马克!

  “管也是爱。”“管”不是把大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更不是“棍棒下面出孝子”的陈旧教育方法,而是在满足儿童合理要求的同时,和孩子共同制定不允许逾越的界限,比如晚上八点睡觉;不能够在外边过夜;看电视玩游戏机不超过一小时;放入自己碗中的饭菜必须吃干净;每天只吃一块糖等等。我们晚上在芬兰人家中做客,经常看到孩子们在八点钟前来道“晚安”,尔后自己回房间熄灯睡觉,绝少见“人来疯”者。专家主张,一旦立了规矩,就不能允许孩子讨价还价和打折扣,他们认为,一方面这些规矩有益于儿童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能使孩子从小就了解,任何行为都有不允许逾越的界限,这有利于培养孩子检点和约束自己行为的法律意识。

  除了国家教育机构、家庭之外,芬兰民间的儿童组织通过各种收费和免费服务也参与和承担了儿童教育的责任。成立了20年代的芬兰“孟纳兴儿童保护基金会”在妇幼保健、儿童教育等事业中有效地补充和完善了芬兰的儿童事业。儿童是“社会的窗口,家庭的镜子”,儿童教育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