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幼教网 2009-11-13 16:08:24
案例分析:
丽丽爸爸来信:
丽丽在我们眼中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宝宝,可是入幼儿园都快1年了,还是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每次去幼儿园接她,总看见她独自一人坐着,很茫然的样子,令我们感到心痛。我们夫妇都还算是性格较外向的,实在不知道宝宝为什么会如此不合群?
军军妈妈来信:
我家军军还不到3岁,已调皮捣蛋得可以。到了幼儿园,在班级里,就像一个小霸王,谁见了都怕他3分,特别是女宝宝,见了他就要逃,因为他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谁的,抢过来再说。每次听到老师告状,我们就觉得无地自容,对他千叮咛万嘱咐都好像无济于事,请问有何良策都改变军军的这种状况?
提高宝宝人际社会智能的理论篇
丽丽爸爸和军军妈妈的来信,看起来说的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故事,但关联的却是宝宝在成长中的共同问题。丽丽和军军一个是孤僻不合群,一个是自我中心,但实质上都说的是与他人特别是和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的欠缺,这就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培养和提升宝宝的人际社会智能?
宝宝具有良好人际社会智能的表现特点
一个具有良好的人际社会智能的宝宝,往往具有较高的他人意识,也就是较为关注别人,并能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所把握。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够关注和体谅其他小朋友
当看到别的其他小朋友独自一人或伤心流泪时,会将目光注视那些小朋友,有时还会掏出自己的手绢为其他小朋友擦去眼泪,并会安慰他们,让他们别再哭,或邀请他们一起玩。
能够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在小区或公园或在幼儿园,会主动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还善于给其他小朋友分配任务,在活动中充当孩子王,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和指挥团队的才能。
能够解决与其他小朋友的冲突
当与其他小朋友因争执玩具或其他原因而发生不快事件后,往往能通过一定的策略,或向对方道歉,或让其他小朋友认错,来解决与同伴间的冲突。有良好的人际社会智能的宝宝,不是从不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而是能够很快地化干戈为玉帛,因为同伴冲突,正是宝宝获得发展人际社会智能的重要途径。
能够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
在集体活动中,有良好人际社会智能的宝宝往往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地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分工合作。在“过家家”或“解放军奋战抗洪”等角色游戏中,经常会扮演照顾他人的角色,与其他小朋友有良好的分工合作。
当然,宝宝具有上述良好的人际社会智能,并非天然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其实,亲子关系和宝宝自身的心理发展,都对宝宝形成良好的人际社会智能有着直接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丽丽和军军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其背后蕴藏着的因素何在?
影响宝宝人际社会智能发展的因素
影响宝宝人际社会智能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为社会因素和自身的心理发展因素。
养育者的态度和育儿方式的影响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如果对宝宝太过保护,平时不让他们跟其他小朋友有接触的话,像丽丽那样与人交往能力的欠缺问题就在所难免。
因为幼儿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宝宝,怕宝宝出去玩受欺侮,把宝宝关在家庭的小圈子里,让宝宝长期围绕着长辈过日子,这样的宝宝就容易陷入孤独和忧郁之中。
宝宝自身心理发展过程的影响
“自我中心”是5岁前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所谓“自我中心”,就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来自他们自身,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比如说军军,由于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而导致他完全忽略了其他小朋友的感受,从而与同伴之间发生接连不断的摩擦。军军身上发生的这种现象,并不完全是宝宝自私或道德品质不高,主要是他们认知思维水平较低造成的。
幼儿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爸妈应该创造温馨的气氛与各种条件,培养宝宝的人际智能。
培养宝宝良好人际社会智能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根据宝宝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周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来为宝宝创设各种条件从而培养他们的人际社会智能。
首先,要为他们创设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是指在家庭或周围的邻居间充满温馨快乐的氛围,与宝宝的接触中,养育者能用口头语言、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来鼓励和支持宝宝。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宝宝会耳濡目染,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感,长此以往,宝宝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别人,特别是小伙伴。
其次,在生活的各个场景中都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礼仪。不管是在家中或是在小区,只要遇见其他人,都要提醒宝宝向别人问好,当宝宝接受了别人的服务或好意后,都要敦促宝宝表示感谢。让这样的问候和感恩成为宝宝的一种习惯,以后当宝宝长大成人,就会很自觉地打招呼和说谢谢,而这正是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第三,为宝宝与其他宝宝接触和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只要有机会,就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宝宝和周围的同伴相处和一起游戏,让宝宝能够深切地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