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原创 2009-11-12 23:10:32
3、影子什么样?
老师“找个朋友站在一起,比比、看看你们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幼儿“我的影子比他的长、我的影子胖、老师的影子大、我的影子也扎着小辫儿……
老师“你影子会变吗?怎么变的?”幼儿“我跑影子也跟着跑、我动影子也跟着动、影子也会跳舞……”
影子是人人身边都有的,未必人人都能发现它的存在和它的奥秘和趣味,我“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在自由观察、探索中,用生动的语言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对影子特征的认识,并把这种活动真正当成在游戏,在游戏中体味着发现的快乐。
4、影子会排队吗?
老师“你们会让影子排队吗?”幼儿排成一排。
老师“先来数数我们这有多少小朋友,再数数影子有多少?每数到谁时,谁就大声的说出“这是我的影子”。幼儿“我们有18人影子是也有18个”“影子和我们一样多。”
老师:“这些影子都一样吗?”幼儿“不一样”老师“怎么不一样了?”
幼儿“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
我引导幼儿自然地在游戏中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排序、对应、点数、比较等)解决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在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4、影子藏哪里?
老师“影子始终在我们身边,影子能藏起来吗?”有的迅速地躲在了花丛的荫凉处;有的躲在了屋檐下;还有的竟然趴在地上,用手抱着头,缩着身体,有的缩在了同伴的身边,贴得紧紧的……。
老师“你刚才把影子藏在了哪里?”幼儿有的说:“我藏在了土里”许多小朋友哄笑时,老师并没有否定,而是鼓励幼儿继续说。幼儿有的说“我的影子藏在了花里”“藏在了地上”“藏在了树里”……
孩子们的做法和回答多么有趣而天真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影子不见了,只是被更大的物体影子遮挡住了,所以才看不到的。看似他们的答案都错了,但用现代的观念、开放性的理念来看,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科学道理并不是现在就能懂得、就能说清楚的。从孩子的眼中,用自己富有想象的想法解释了这一科学现象,是可以允许,也是可存在的。由于我开始意识到孩子的科学是“诗性的科学”,孩子的认识和表达是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的,所以没有一味地要求幼儿用成人的所谓“科学”语言来表达,而是用一种包容、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正因为我“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幼儿才体验到与老师、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接纳。也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孩子的科学活动中,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亲历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态度,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教师应支持幼儿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帮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应相互理解、尊重和接纳。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