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12 11:10:24
导读:幼儿时期是实施创造力和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期。让我们告别依样画葫芦的框式教育,还幼儿一个宽松、愉快的艺术氛围,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意识,挖掘幼儿的潜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描绘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创作力、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画卷。
幼儿大多数都喜欢美术活动,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就好像在进行着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从中获得一种满足。美术活动既可以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美的冲动,又可促进其认识、智力及创造性的发展,而且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健康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重视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催开幼儿智慧的蓓蕾。
那如何充分挖掘幼儿的绘画潜能,拓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的探究行为呢?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因势利导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调动幼儿的兴趣是美术活动的前提;教师要学会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因势利导。例如有一天,天气突然转变,要下雨了,小朋友们都兴奋地站在窗边,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不一会,大滴大滴的雨点打在树上、草地上。大树在风的吹动下左右摇摆,雨停了,大地变得湿漉漉的,有的地方还有小水坑,大树在水的冲洗下变得更加青绿。小朋友们也高兴地交谈着。这时我鼓励他们将刚才下雨的情景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小朋友们画得非常专心,不一会一幅幅充满情趣的画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创造和探究的欲望,但传统的教育总喜欢让幼儿适应成人的世界,要求幼儿循规蹈矩,致使幼儿的想象受到束缚,失去了创造和探究的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掌握幼儿各时期的绘画发展趋势,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如小班幼儿正处于涂鸦期,要求幼儿绘画的目的在于练习手、眼协调动作。所以教师应选择一些幼儿身边熟悉的体裁进行绘画,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也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及绘画表现力。在绘画初期可不进行示范,也不给具体的模式,全凭幼儿自己的观察及感受涂画,自由发挥。对幼儿的作品应予以及时的赞扬和鼓励,从而培养他们对画画的兴趣和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由涂鸦期到象征期,已能逐步控制自己的动作,绘出象征性的图式。这时,教师要对幼儿适当地进行绘画技巧地训练。如从点、线、面的练习逐步过渡到通过听简单的故事,观察动植物的形态,再进行写生画。大班幼儿进入图式的初期,这时幼儿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有了主观性的思维模式。这一时期应将绘画与游戏、生活相联系,引导幼儿保持对绘画的兴趣。
二、注重观察,积累经验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观察力是幼儿认识、理解,搞清对象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幼儿美术才能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指导幼儿通过日常的观察,培养幼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和浓厚的观察兴趣。
另外,在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和探究活动时,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既要有计划地制订绘画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提供绘画材料,又不能代替其实践,限制其发展。在教学形式上要逐步过渡,重视各层面不同教学方法的采用,注重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展和幼儿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使活动获得最佳效果。否则幼儿会无从适应,失去绘画的兴趣。在教学程中还应注意既不能是放羊式教学也不能是单一的临摹写生,而应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激发幼儿绘画的创造力和探究欲望。但幼儿绘画的创造力和探究活动并非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幼儿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断丰富头脑中“内在图式”的积累。此外在活动中可让幼儿自由选择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他们通过尝试不同的创作形式,从中获得乐趣,也帮助他们积累了有关的学习经验和~丰富了创作题材。
三、创设环境,体现个性
法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每个人的行为又常通过动作想象表现出来。”可见幼儿的艺术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试想幼儿在一个没有情感色彩的环境中,如何能创作出五彩缤纷、想象丰富的作品。所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足够的信心和创作热情。艺术教育是没有既定模式的。在教学中,让幼儿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和创作时间,教师不应过多干扰,而应特别仔细地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构思,按照幼儿的思路,适当地给予启发指导,允许幼儿开展想象的翅膀大胆创作,对幼儿个性表现的艺术创作予以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在想象画《新奇的汽车》创作中,幼儿将平时积累的感性认识,结合自己的想象,构思出的画面充满童趣。他们中有的将汽车设计成动物型;有的将汽车设计成水果型,还说一上车就可以喝到新鲜的果汁;有的将汽车设计成生活用具型;还有的幼儿将平时掌握的环保知识也运用起来,他们想象新奇的汽车排出的尾气是一朵朵的鲜花等。整个创作过程,教师未进行模式限制,全部由幼儿自由发挥。由此可见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很多值得幼儿互相学习借鉴的成分。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十分重要。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及时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作。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应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既乐于观赏那些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因此,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应发扬鼓励,发掘优点为主。对能力强的,教师应提出更高的要求,避免他们产生骄傲情绪;对能力差的,应以发现闪光点为主,这样才会激发他们下一次创作的愿望。
但体现幼儿的个性发挥,并不是盲目地迎合幼儿的每一个兴趣,而是注意孩子对色彩的偏好,对图案的纹理选择方面加以适当的引导。平时可带幼儿参观美术馆、博物馆,通过展示幼儿作品,介绍一些易被幼儿理解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灵敏的视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视野、丰富创作素材。
幼儿时期是实施创造力和探究活动的最佳时期。让我们告别依样画葫芦的框式教育,还幼儿一个宽松、愉快的艺术氛围,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究意识,挖掘幼儿的潜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描绘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创作力、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画卷。
佛山市惠景幼儿园 李艳春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