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11 22:23:19
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有对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密切地关注、不断地调整、及时地反思,才能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今天,在课间自由活动时,我意外地发现一向不爱说话的隆秦正和几位朋友聊得起劲,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是什么话题让她说得那么高兴呢?听一听,才发现他们正聊着今天的中秋节。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谈话的行列。我灵机一动,何不把今天的主题活动《我的老师》改成幼儿感兴趣的《中秋节》。
组织活动时,我依照原来的构想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等。这时,我发现大部分幼儿都兴趣缺乏。难道我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错了吗?还是我误认了幼儿的意愿?可是这和幼儿开始的积极参与出现了极大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幼儿失去了兴趣呢?
我决定从问题的本源幼儿入手。我请幼儿自由交谈“你喜欢的中秋节”,在认真倾听幼儿交谈中我发现幼儿说的都是月饼,如月饼的味道,月饼的样子、品种等。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才是幼儿感兴趣的,而我则忽略了这点,却用“中秋节的由来”这一话题来开展活动,偏离了幼儿的意愿,所以才使活动失去了活力。
在发现问题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交谈、讨论、想象、记录等一系列关于月饼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幼儿还发现了月饼和月亮的关系,引发了对月亮的兴趣,特别对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杨利伟登月事件极为关注。在适当的引导下,幼儿初步开展了“我上太空”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向往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活动结束后,我邀请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月亮和太空的资料、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我上太空”的后续活动。
这次活动经过一波三折,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这得益于对教育计划的有效调整和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关注。开始,我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了计划,让幼儿开展属于自己的活动。但在活动中,我没能让幼儿发挥主体地位,而是以教师的主观想象展开,使活动违背了原有的意图。经过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及时关注,发现了问题,调整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并因势利导,拓展了幼儿探索活动的视野,萌发了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及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信心。最后使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这活动中,使我认识到孩子的兴趣是活动的核心,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知道孩子应该学什么,该怎么学,更不要认为一个事先知道要做什么及如何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有对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密切地关注、不断地调整、及时地反思,才能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