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11 20:38:51
看来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内容,同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但不一定都能成为幼儿探索的好主题。只有幼儿能够与之互动,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的内容,才能持续幼儿的兴趣,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一天早晨,雯雯小朋友带来了一群小蝌蚪,孩子们围着小蝌蚪引发了争论:“小蝌蚪有没有眼睛、鼻子、嘴巴?”“小蝌蚪和小青蛙长得一点都不象,怎么会是小蝌蚪的妈妈呢?”“小蝌蚪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小蝌蚪是生活在海里的吗?”……在孩子们的疑问声中,生成了“小蝌蚪”这一主题。第二天孩子们根据他们的问题找来了图片、文字资料,孩子们参照图片并借助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这时婷婷小朋友提出“小蝌蚪尾巴掉了,就变成小青蛙”时,烨烨小朋友马上纠正她:“不是掉了,是尾巴慢慢缩短。”看来孩子们正在进行知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很快小蝌蚪的外型特征以及它的生长过程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过了几天,小蝌蚪的模样依然如故,孩子们的兴趣开始转移到别的事物上,不再谈论小蝌蚪的事情,只是偶尔到自然角去看看,主题无法延伸,就此结束了。
活动实录二:
中班幼儿的球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场面深深牵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几天来他们跃跃欲试,当有人提议“我们也去踢球”时,大家欢呼雀跃,一呼百应,看着场地上孩子们快乐的身影,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球的浓厚兴趣。之后孩子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生活中他们玩过、看过的球,由此“宝宝球”主题诞生了(名称是由幼儿提议的“精灵球”“丁丁球”“大球、小球”……中商定产生的)。幼儿对球始终保持着不减的热情,一到自由活动时间就球不离手。在玩球中问题出现了,宝宝球越来越“瘦”,玩不起来了,怎么办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让宝宝球“胖”起来的办法。隔天他们从家中带来球的“医生”朋友——打气筒,争着为球灌气。然而问题又来了,几个小皮球怎么灌都灌不饱,老是漏气,怎么回事呢?持续一会儿他们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打气筒的问题,用手抽式打气筒,小皮球里的气会反抽出来,而用脚踏式打气筒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他们放弃了手抽式打气筒,全部改用脚踏式。最后还是有一粒皮球怎么也无法灌饱,他们围在一起观察了半天,终于发现皮球上破了一个小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体现出的合作意识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惊叹不已!可见我们不能低估孩子们的能力。看着一个个灌饱的球,满头大汗的他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这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不断上演,孩子们的表现一次次给我们惊喜……
以上两个活动实录是我们小二班开展主题《小蝌蚪》和《宝宝球》中的小片段,这两个主题虽然都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都是取决于幼儿的兴趣,但效果却完全不同,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想必这种情况大家在教学过程中都经历过,也困扰过。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如今幼儿园的课程趋向于生活化,但如何取舍幼儿感兴趣的、真正贴近生活的主题是教师的一大难题。正确的选择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选择的失误会导致主题开展的不顺畅,甚至停滞不前,让我们感到身心疲惫,事事不顺心,非常辛苦。
虽然“小蝌蚪”、“球”都是幼儿生活周围的事物,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而言,接触小蝌蚪的机会较少,且小蝌蚪转变成小青蛙需要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不是幼儿一时能够感知得到的,小班幼儿的坚持性较差,这种缓慢的演变过程中,孩子的参与只是观察,缺乏与之相互间的互动,于是兴趣逐渐削减,如果老师仍坚持将主题延伸下去,就会变得很被动,主题也将丧失原有的意义。而“球”的选题也是在关注孩子们活动中确定的,首先孩子们本身对球类有一定(不同程度)的经验,同时球类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无所不在,非常容易收集资料,再则玩是幼儿的天性,球类可以给他们一个很大的活动空间,在与球的互动及与球伴的互动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出现促使孩子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而教师则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适时地给予推动。问题的一个个解决,累积起孩子们一份份热情,于是主题得到了不断地延伸与升华,孩子从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教师同样收获着成就与喜悦!
看来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内容,同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但不一定都能成为幼儿探索的好主题。只有幼儿能够与之互动,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的内容,才能持续幼儿的兴趣,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