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常规培养论文 > 正文

卡通片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10 10:54:50

说两句

  导读:卡通片泛滥于儿童的生活,也不能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造成近视,引发暴力倾向,过多占用生活学习时间等等。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家长和教师注意的是它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局限。

  卡通一词是英文cartoon的音译,意为连环漫画、动画片。卡通形式的电脑游戏软件及有关的生活和文化用品是由卡通派生出来的。我国的卡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五六十年代诞生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三毛》系列漫画及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改编的连环画等,不仅深受孩子的喜爱,而且也深深地打动了成人。到了80年代中期,我国的卡通市场急速萧条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外国的卡通以电视为主要媒介,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占去了孩子们大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空间。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抱怨:“这孩子,一天到晚都被电视里的动画片迷着,什么也不干……”不仅是电视,还有图书、玩具、服装甚至文具,卡通全方位地进入了孩子们的生活。然而,任何有理由在社会上存在的事物,必定是有利有弊的,教育的功能就在于用其利而避其弊。本文主要就卡通片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谈点看法。

  一、卡通片对儿童思维的积极作用

  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卡通片都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对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不拘一格的视觉造型。由于卡通是根据人的想象设计制作而成的,因此它不受真实事物的限制,可任意塑造、删减、夸张、变形。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一种积极超越。卡通的主角往往有其现实生活的原型,保留着原型的一些形态和属性,但又不拘泥于原型。有的卡通形象是组合式的,是用几种原型的某些部分组合而成的;有的是融合式的,即消解各原型的形态结构,融合其功能属性塑造而成的。所有这些,儿童既容易接受又有兴趣接受。

  儿童的思维在生命早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于面前这个世界,会比成人更多地采取同化的手段来把握。对于儿童来说,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于自己的意义。因此,在儿童的愿望世界里,为了某种功能的获得可以不惜改变事物的真实结构。卡通正好迎合了儿童的这种需要,为了能飞行,人可以长上翅膀;为了获取胜利,英雄可以拥有神奇的武器;各种动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态表情和意愿,等等。卡通片的视觉造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孩子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

  2.多通道的感官刺激。卡通从以笔墨纸张为载体发展到以电影电视、电脑软件为载体,实现了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到全方位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的转换。特别是在采用了电脑合成技术的今天,它声画同步,时空合一,孩子慢慢从阅读式的文化走入了多媒体的文化。许多卡通片节奏快,色彩丰富,富有动感,又有适当的重复,很容易为儿童接受。

  儿童处在生命发育的早期,他们的感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这些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刺激既是儿童感官生理发育成熟的外在条件,也是其思维发展的原始材料积累。视觉和听觉的成熟水平和敏锐程度密切关系到人的思维能力高低。在儿童时期接受良好的感官训练是日后智力发展的基础。今天的卡通片在艺术形式上确实能融视、听、动觉于一体,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大多数卡通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主角比较固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行为也具有逻辑性和连续性,能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主题鲜明的材料能使儿童注意集中,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思维活动,在无意识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对于儿童思维结构的建构、逻辑框架的确立是有益的。

  卡通片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从宇宙、地球、土地、河流到科技、军事,再到人伦、艺术,无所不涉,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儿童的心里。卡通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掌握了信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不仅效果好,而且为儿童的思维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

  4.情感色彩浓厚。卡通有着明显的情感倾向性,高兴与悲伤、爱与憎、轻松与紧张、宁静与激动等情感特质在卡通片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在儿童期,由于理智发展不充分,儿童的情感体验往往比成人来得迅速、强烈,也更容易沉溺于其中。卡通片情感色彩浓厚,能引导孩子体验别人的情感,同时加深自己的内在体验。

  5.儿童化。卡通片以其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言语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卡通的人物形象有着夸张的变形,举止、言谈表现出儿童特征,其思维是“泛灵”式的,情节的演进也遵循着儿童的逻辑。可以说,卡通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处处散发着天真可爱的浪漫气息,不仅顺理成章地被孩子接受,就是对于成人,它也有不可阻挡的魅力。当儿童的眼睛着迷地停驻于卡通的那一刹那,我们可以看见两者的童真完满地契合。

  二、卡通片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局限

  卡通片泛滥于儿童的生活,也不能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造成近视,引发暴力倾向,过多占用生活学习时间等等。在这里要提醒广大家长和教师注意的是它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局限。

  1.剥夺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儿童的思维、情感发展是需要真实生活经验的,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直接感受显得尤为重要。卡通说到底,是人工化的生活。其造型、动作、情节均是人想象的产物,并被固定在一定的媒介上呈现出来。卡通上的人物、风景再美好再逼真,它毕竟是假的,是真实事物的简化和缩写,给人的体验远远没有真实的情境那样丰富与深刻。现在的都市儿童生活在一个电子化的高科技时代,他们的知识空间因此而被大大拓展,但同时他们真实的生活空间又变得日益狭窄。他们在电视中认识星空,知道太阳系、银河、宇宙,却不曾对头顶上真正的星空产生体验和思索;他们在电视中认识大海,了解潮汐、海浪,甚至会讲海盗、小人鱼的故事,却无法想象真正的大海给人身心的震撼。在儿童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仿制的、模拟的东西,却越来越远离作为母体的自然。在卡通片上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的儿童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留给真实的生活呢?而缺少直接经验、真实体验的思维是不健全的,这样,儿童的活动无异于空中楼阁,是缺乏厚实根基的。

  2.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思维结构在儿童期处于发生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是通过广泛地吸收各种生理、心理和文化的经验来作为原材料,并从大量的原材料中抽象出最一般的人类思维框架和逻辑结构,从而达到思维的建构的。因此,在这一时期,原材料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的性质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儿童今后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由于人类文化整体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个体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占有,才能超越自身的狭隘性、片面性和偶然性,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如果在生命早期过分狭隘地接受某一种文化,思维很容易形成某一种固定模式。在儿童时期,过分局限于一种文化经验是十分危险的,一旦过早形成某一种思维模式,日后再要改变就会十分困难。

  来源:《幼儿教育》

  作者:黄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