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09 22:46:31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及时判断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所在,并做出相应的回应,从而激发了孩子认识颜色的兴趣。
背景:
天线宝宝是孩子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之一。我班宝宝特别喜欢学天线宝宝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因此就产生了以下案例。
案例一:美丽的红色(托班)
在自由活动时,成成拿来的天线宝宝波儿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见此,我也参与进去,指着天线宝宝问:“这是谁呀?”宝宝马上抢着回答:“是小波。”可可说:“看,小波穿的衣服可真漂亮。”我顺着这个问题接着发问:“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怯怯的声音回答:“是红色的。”我一听,原来是班中最内向的宝宝天天在回答。我马上以亲一亲的方式表扬了他,并让全班宝宝跟着学说。在全班宝宝对红色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我再请宝宝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儿玩玩具的时候,我鼓励宝宝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宝宝观察玩具的颜色,继续感知红颜色。活动过程中,小明说:“老师,我的衣服也是红颜色的。”旁边好几位宝宝听到了,马上将兴趣转移到找衣服上的红颜色,到户外去寻找漂亮的红颜色。我一一满足了他们,并和孩子们一起寻找。
反思:
自由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的偶发事件中隐含着教育价值的可能性,我们应及时发现和捕捉这样的机会,给予应答和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及时判断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所在,并做出相应的回应,从而激发了孩子认识颜色的兴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