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09 11:04:34
导读:儿童是父母的老师,父母向儿童学习,这为父母与儿童之间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提供了条件。家长要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不要总以“我忙,没空”来打发孩子。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不理解的地方要多向孩子请教,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才会逐渐缩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更加得心应手,孩子也会得到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0-0004-04
随着学前教育实践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更加关注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强。但是,不论哪一种儿童观,其出发点都是认为成人是老师,儿童是学生。这种固有的对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认识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当今学前教育中成人高高在上,儿童需要仰望成人;成人永远是对的,儿童要听从成人的安排;成人不愿屈膝蹲下来与儿童交流,不愿听取儿童的意见。这也是学前教育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个主要原因。
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一书中提到了“儿童是成人之师”〔1〕的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儿童,认识儿童与成人关系的新视角。
一、“儿童是成人之师”的溯源
唐朝的韩愈在《师说》中用这样几句话来界定教师的含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当代作家贾平凹也很推崇儿童,提出要拜儿童为师:“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孩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字酌句,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2〕哲学家马修斯在谈到儿童道德的发展时,建议“成人(无论是教师、父母还是研究儿童的人员)在儿童面前要抛掉优越感,俯首倾听儿童提出的认知方面或道德方面的问题”。〔3〕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具有神圣的本性,这种信念使福禄贝尔对童年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充满敬意。他说:“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4〕刘晓东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是成人生活的导师,儿童的生活里蕴藏着人生的种种真趣、真谛。”〔5〕在当今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家长也开始感受到自己不如儿童的一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了,比我知道的还多”,“这小孩儿,人不大,道理倒不少,说得头头是道”,等等。
“儿童是成人之师“,这是一个早已被世人公认的事实。当今的幼教理论工作者及幼儿家长应该抛去成人所谓的优越感,虚心向儿童学习,聆听儿童的心声。
二、“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论意义
儿童观决定了社会对儿童的基本态度,是全社会一切涉及儿童事务工作的出发点,决定着儿童工作者职业行为的性质。儿童观的变革可以带来教育的革新,因此,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着眼于更全面地认识儿童,为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提供理论指导。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日趋科学、合理,在科学的儿童观指导下,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成人对儿童的教育更科学,不再把儿童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儿童的兴趣、发展特点、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现有的关于儿童的研究的根本出发点仍然是“成人是老师,儿童是学生”,认为成人有向儿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儿童成长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两者之间的无形屏障依然存在。成人把自己的思想意志强加于儿童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有秉持“儿童是成人之师”的理念进行学前教育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儿童,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儿童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育观和教育行为,所以幼教理论工作者应该改变传统的对成人和儿童之间关系的看法,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来研究学前教育问题,从而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儿童是成人之师”这个观点改变了传统的对成人与儿童关系的认识,为成人教育儿童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成人向儿童学习也为成人提供了一种回归童年、回归大自然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成人在社会上打拼太久,被现实改变得太多,远离了童年和大自然,他们才急于把儿童教育成“天才”、“神童”,把自己的心愿强加给“不堪重负的儿童”,目的是使儿童“少走弯路”、“少吃亏”。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到,“童心可以治疗异化了的成人生活”,因为儿童的生活不像成人那样刻意追寻规律、追求功利,而是听任自然的,所以儿童能够做到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成人如果能够蹲下来与儿童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思想、困难告诉儿童,很可能会发现儿童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子认为最有智慧的圣人的心灵状态宛若儿童。教师或儿童家长放下架子,与儿童进行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把儿童当成良师益友时,将会深切地感受到,成人不是无所不知,儿童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小孩子知道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之类的话语应该消失了。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在正确的儿童观指导下教育儿童。教师及家长向儿童学习,不是学习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学习曾经拥有的美德和寻找失去的童心。这不仅有助于成人减轻工作、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而且有助于成人更好地教育儿童。因为成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当教师和家长以一颗童心去观察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蹲下来与儿童进行交流,改变过去那种对儿童的想法不屑一顾的做法时,儿童与教师、家长的沟通将会更加顺畅,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意愿会更强,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三、“儿童是成人之师”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行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儿童是成人之师”这一观点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把儿童当成组织活动的老师,诚恳地向儿童学习,与儿童交流,这不仅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也能缩短儿童与教师的心理距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也就是说,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容易理解儿童的世界,“知己知彼”,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会更得心应手。
教师在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儿童的发展。教师放下成人的架子,与儿童平起平坐,把儿童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与儿童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重要的一员,是老师的好帮手,能够帮助老师分担忧愁,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增强。有了自信,儿童会更加积极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另外,教师让儿童成为活动的负责人,这有利于发挥儿童的创造性,促进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儿童在活动中可以把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做法付诸实践,不会有被教师嘲笑或否定的恐惧,这有助于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拥有成人少有的创造素质,比如好奇、敢于冒险、自信等。儿童的创新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具有敢于冒险、好奇、自信等品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创新能力逐渐被成人扼杀了。在教师节,幼儿园的小朋友为自己喜欢的教师制作了一份礼物,希望教师能够喜欢,却被教师嘲笑为“幼稚,傻”。结果儿童从此不敢再突发奇想,成了循规蹈矩的“好孩子”。久而久之,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消失了。如果面对儿童的礼物,教师在感谢儿童的同时肯定儿童的能力,蹲下来和儿童一起欣赏礼物,并向儿童请教礼物是怎么制作的(尽管礼物的制作很简单,教师一看就明白),使自己成为学本领的学生,使儿童成为教师或专家,那么儿童就会很认真地向教师讲解。教师的肯定能增强儿童的自信,促进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2.有利于优化父母与儿童的关系,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父母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儿童观决定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家长们付出了不少心血,但是,孩子没有理解家长的苦心,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抱怨。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自己跟孩子之间有了鸿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父母的教育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对新事物难以接受,不理解孩子的一些做法和想法,等等。总之,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了代沟,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将会非常困难。要优化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首先要消除代沟。
关于代沟的研究,人们更关注小学生或中学生与长辈之间的沟通问题。其实,代沟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比如当孩子两三岁出现人生第一个反抗期时,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处理不好关系,以后就容易出现代沟。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是年老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但是,这种固有的文化传递方式带来了很多问题,代沟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和体现新事物,靠的是循环系统中最不复杂的那部分,即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随着我们对这一过程了解的深入,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中最灵活、最复杂的部分——即成年人的行为。”〔6〕成年人应该改变旧的抚养方式,去寻找新的教与学的方法,“它将使我们能够走向未来”。〔7〕“儿童是成人之师”这一观点正是强调成人要抛弃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多去了解儿童的世界,与儿童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儿童是父母的老师,父母向儿童学习,这为父母与儿童之间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提供了条件。家长要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不要总以“我忙,没空”来打发孩子。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不理解的地方要多向孩子请教,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才会逐渐缩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会更加得心应手,孩子也会得到健康发展。
成人是文化历史财富的拥有者,儿童应向成人学习。与此同时,儿童富有好奇、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儿童有纯净的眼睛和纯朴的心灵。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不仅仅是儿童向成人学习的单方面关系,儿童身上也有值得成人学习的内容。儿童与成人之间应该是互补、互哺、对话的关系。
参考文献:
〔1〕〔5〕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02.
〔2〕贾平凹.我的老师〔N〕.文汇报,1994-05-05.
〔3〕加雷斯·皮·马修斯.哲学与幼童〔M〕.陈过容,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3.
〔4〕伊·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纪晓林,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10.
〔6〕〔7〕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1.
来源:《幼儿教育》2007.10
作者:岳玉阁 卢清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