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08 18:04:52
只要我们在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留心观察,都可以看到许多由幼儿自发生成的主题。对幼儿来说也许这些正是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之所在。如果老师在这时能及时提供帮助,或许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2.师生共同产生报纸主题时的“引”。
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形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制约,因此幼儿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有的幼儿经常在一个主题即将诞生之时,由于受到干扰或别的原因,就放弃了研究而转向另外的活动,从而失去许多值得研究的主题。所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生成报纸主题。
例如:我发现在开展报纸主题时,大部分幼儿对报纸的编辑过程比较感兴趣,同时,每个孩子的观察视角有所不同,经过初步统计发现:注意人员安排的幼儿有5人,注意制作剪报的幼儿有8人,报纸采访技巧的幼儿有10人,注意报纸版面结构的幼儿有6人。这个统计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引导幼儿更深入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于是我设置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报纸要编辑?”“为了吸引读者。”不少幼儿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一话题马上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涛涛(化名)说:“这么多报纸,那份编辑得罪好大家才会去买它。”冬冬(化名)说:“我最喜欢看育儿报,因为它有许多漂亮的图画,这都是编辑出来的。”婷婷(化名)说:“老人报的编辑我最不喜欢。”幼儿一阵七嘴八舌后,教师又问:“那么怎样才能编辑好一份报纸呢?”幼儿答:“互相合作呀!”教师接着问:“你会怎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编辑一份报纸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报纸的编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引发了以后研究报纸发行的问题。报纸的编辑这一非常有价值的主题便是在师生共同的交谈中产生的。
可以看出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运用的是观察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观察是保证生成性活动的首要策略,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们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师生共同生成主题时,教师应经常转换角色,将自己的经验与幼儿的经验融合在一起。注意观察幼儿的一言一行,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和生长点,有选择地从幼儿的经验、兴趣中引伸和扩展出新的主题。
3.教师生成报纸主题时的“推”。
在报纸生成性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因而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同时,又因为幼儿的数理逻辑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推”幼儿一把,即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报纸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较高的层次。
例如:教师发现幼儿只注意观察报纸的页面结构、编辑过程,而没有想到要深入研究报纸的发行。碰巧,有一天,有位幼儿告诉同伴:“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报纸。”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就问幼儿:“你们想看看报纸是怎么卖出去的吗?”“想。”幼儿马上围了上来,声音中充满了渴望。于是我班组织幼儿到报纸档去参观,孩子们边看边议论,并积极的采访了报纸档的老板:“为什么要卖这么多种报纸呀?”“你要到什么地方去领报纸呀?”“如果下雨了,你要怎么办呢?”“你一天卖多少份报纸呀?”在教师的提议下,幼儿开始研究起报纸的发行。在此过程中,捕捉到教育的最佳时机,进行主动出击,用“放大技术”把幼儿的兴趣点转向报纸的发行来。
报纸主题的生成,关键是要能准确地捕捉到随机教育的契机。生成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就有可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同时,还要善于从幼儿的反映中,反思经验中重要的因素,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报纸主题。
总之,在报纸生成性的活动中,教师面对着“具有三分之一确定性和三分之二不确定性的幼儿”,面对着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活动过程,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更需要在与幼儿互动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多种策略。如:在作息制度安排上要有弹性,能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地掌握,在活动中要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回应。瑞吉欧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每位儿童的生存就是希望寻求生命的真谛,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生命,所以我们要相信儿童的才智。假若,我们没有好好去发掘儿童的才智,毫无疑问是种浪费。要儿童的自我价值及认同得到提升,我们便要学习聆听儿童自创的知识、价值及意念,并相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导者。”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