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11-06 16:03:27
导读:增加探索性、操作性强的集体教育内容;增加区域活动的比例;各学科内容综合。教学方法体现启发引导、支架式教学;组织过程凸现个别化,注重儿童的主动探索及自身体验,力求增加儿童直接经验的积累,鼓励自由与自主活动;课程安排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各活动之间过渡自然,无明显的上、下课痕迹。
一、研究背景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农村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教育质量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由于办园经费不足而导致的班额大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班额大,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幼儿,出现了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组织形式上的“齐步走”,评价过程中的“一刀切”;另一方面,一个教师要负责起几十个幼儿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强度大,同时经济待遇普遍都低,这种大班额工作的付出与收人不成正比的现实使得好教师纷纷离岗,导致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因此要在以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农村幼儿园中削减班级幼儿人数,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我们从《教育信息报》2003年3月18日的一则报道中深受启发,这则报道的内容是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就发展基础教育的讲话。他说:“要坚持幼儿教育小班化,对幼儿实施有差异教育,关注每个幼儿,把爱洒向每个幼儿”。在以后几次对大城市幼儿园的参观学习中,我们发现,他们的教育之所以优质,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集主体性教育、个别化教育、保教合一为一体的小班化教育。为此,我们想到:是否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来尝试小班化教育?在近两年的研究尝试中,我们获得了答案——在农村尝试小班化教育不仅可行,而且极具推广价值。
二、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启动学习阶段
此阶段我们在观摩大城市小班化做法的基础上,学习了小班化教育的含义,明确了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指班额)教育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小班,指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班级儿童数量。小班教育则指班级人数减少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小班化教育与小班教育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小班化教育是教学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模式的概念,具体指在追求个别化指导的教育价值判断支配下,教育活动形成一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教育过程,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所体现的是个别化的教育理念。(叶令仪,小班化教育——优质幼儿教育的范式之一.网络教育咨询,2001年第六期)通过学习,帮助教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明确了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固然是小班化教育的一个特征,但绝不是本质特征,它更应该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优质教育上。
此阶段的学习让我们对小班化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坚定了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决心。
(二)发动准备阶段
1.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面对面谈心,了解家长的想法。
2.分发体现《纲要》理念的资料,帮助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单纯的认字、数数,更应该是快乐的动手,自主的探索。
3.以公开教学活动形式让家长对两种类型教育方式进行比较。3、4两月分别用原来“大班化”的形式各进行一次公开教学活动,5月,教师尝试一个月的“小班化”教学,6月初以“小班化”的形式再进行一次公开教学活动,请家长进行对比,感受效果。
此阶段的工作使家长的观念有了一定改变,使我们对家长的想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我们下阶段实施时确定具体可行的做法提供了依据。
(三)初步实施阶段
在统一教师认识,了解家长想法,确定具体实施思路的基础上,此阶段开始具体实施,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尝试,逐渐有了固定的做法,形成了一套模式。
三、具体实施
运作定位:实施基于农村幼儿园实际情况之上的小班化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运作是在农村幼儿园原有的基础上来进行的,是在目前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许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最大的特点是从农村幼儿园实际出发,为农村幼儿园实际服务。
实施原则:促幼儿发展原则——所有做法从促进幼儿发展出发,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已有条件,充分发挥已有优势;操作性原则——基于农村教师实际水平,便于她们操作;发展性原则——模式的确定是相对固定的,但又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
目的确定:通过实施小班化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具有我园特色的办园风格。
经费收支:根据教育成本,每生每学期增收200元。每位承担小班化教育的教师每月增加印元小班制教学费用。
幼儿编班与师资配备:小班:36~班,中班40Ⅳ班.大班44人/班。生活活动环节以班级组织,教学活动环节分两半进行,即小班18人/班,中班20人0班,大班22人,班。每班配备1名正班主任、1名副班主任、1名教师助理。正班主任负责制订一周活动的计划及家长工作等其他班级事务,副班主任协助正班主任制订各项计划和处理班级事务;教师助理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好幼儿午睡,做好相关教学活动的配班工作,协助班主任制作教玩具。
教学内容与组织:增加探索性、操作性强的集体教育内容;增加区域活动的比例;各学科内容综合。教学方法体现启发引导、支架式教学;组织过程凸现个别化,注重儿童的主动探索及自身体验,力求增加儿童直接经验的积累,鼓励自由与自主活动;课程安排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各活动之间过渡自然,无明显的上、下课痕迹。
管理机制:出台《班主任负责制》,要求正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各项事务负责;出台《集体研讨制》,要求每周三中午各班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的得失进行交流、学习;出台《小班化教育质量考核制》,通过对小班化班级教育质量的考评促进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并对承担小班化教育的教师给予经济上相应的补助;形成《多重评价制度》:教师自评——每月一次小结评价;行政评价——日常检查与月末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家长评价——学期末开课请家长对班级小班化教育质量做评价。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芳;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中心幼儿园 岑利锋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