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0-27 17:19:55
只有与客观事物真实地接触,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就象《纲要》中说的那样,“知识是在孩子们的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
《纲要》中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指导要点指出:一、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二、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三、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
每年我都和孩子们一起开展种蚕豆的活动。以往我总是出张通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家做盆蚕豆发芽的实验,带到幼儿园来。有些家长怕麻烦,随便种了拿来应付我,也不给孩子讲解说明。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拿来的是什么。今年又到了种蚕豆的季节。,这次,我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改革。首先,我亲自到市场上选购了优良的蚕豆种子,再让幼儿回家将剪去瓶口的饮料瓶装满泥土带到
幼儿园来,(要求在饮料瓶的底部戳几个洞)。然后,我发给每个幼儿五粒蚕豆种子,请幼儿亲手种在装有泥土的饮料瓶中。并且,我对小朋友说:这次,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五粒蚕豆宝宝,请你们把它们种在带来的饮料瓶中,记得每天给它们浇水。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蚕豆宝宝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并且比一比谁的蚕豆宝宝长得最健壮,第一个开花、结果。好吗?孩子们都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
接下来几天,小朋友们陆陆续续从家中带来了装满泥土的饮料瓶,只见有的瓶大,有的瓶小,有的在底部戳了洞,有的没有戳洞。当时我也没有去纠正和提任何意见。只是让孩子们分头去种蚕豆。在种蚕豆时,有的小朋友将有月芽的一头种在泥土里,有的则将另一头种在泥土中,我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怎样种才是正确的。)
刚种下蚕豆,小朋友们都十分关心他们自己的蚕豆宝宝。早晨一来就拿着小杯子给蚕豆宝宝浇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个月,蚕豆宝宝便陆续发芽了,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来向我报告这个喜讯。“老师,我的蚕豆宝宝发芽了!”“老师,我的蚕豆宝宝也发芽了!”那两天,这一“喜讯”弄得我应接不暇。
一个月后……
蚕豆宝宝开始长出了两片小叶子,这时有人欢喜有人忧,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蚕豆宝宝长出了可爱的小叶子,怎不让人兴奋。但也有些蚕豆宝宝“夭折”了。孩子们都沮丧地来告诉我这个不幸的消息。对此,我深表同情。“怎么会这样,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吧!”我提了个建议。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小朋友们发现,问题出在种植方法上。那些长叶的蚕豆宝宝都是月芽朝下种植的,而那些死去的蚕豆宝宝则都是月芽朝上种植的。这时,我和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有月芽的一头,正是蚕豆宝宝长根的部位,根朝上了,蚕豆宝宝怎么能活呢?找到原因后,我便安慰那几位失败的小朋友说:“别难过,至少你现在知道该用什么方法种植蚕豆宝宝了”。我相信,这个教训,同样让孩子们获得了知识和经验。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