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孕育指南 > 分娩期 > 临盆待产 > 正文

临近分娩准妈妈害怕的事情

来源:幼教网 2009-09-16 22:03:53

说两句

  孕妇在经历了怀胎十月的喜悦和辛苦后,都很期待小生命的降临。但也有易部分孕妇一想到“分娩”的痛苦就感到害怕;而另一些孕妇从怀孕开始就担心分娩的问题,甚至在孕晚期对“临产”、“分娩”等医学词汇也感到恐惧。现在听听过来妈妈会有哪些不安,她们怎样是如何解决的?

  医药技术还不很发达的时候,分娩的过程被认为是“大命换小命”。尽管现在医学技术发达,但不少准妈妈还是担心分娩的到来,到底分娩你怕什么呢?听听众网友的述说吧。

  风铃小龟:我怕痛

  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再过几个星期就要分娩,可是心里老是不踏实特别害怕哪一刻。 不知道姐妹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缓解分娩疼痛感吗? 不知道拉美兹减痛呼吸法在分娩时是否管用。

  如何才能减轻分娩中的痛苦呢?

  1、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这么多人都自己生出来了,都能忍受疼痛,那么你一定也可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你迎接的将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生命,这个过程将让你永生铭记!

  2、做好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了解分娩的征兆,分娩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临产医院的状况,准备待产包,当然还有家人(最主要就是老公啦)的支持。

  3、可以学习拉美兹呼吸法,但因为没有临阵使用过,所以可能临场乱了阵脚,但多学习总没有坏处,如果你的定力够好,肯定能有帮助。

  4、几种方法:在疼痛还能忍受的时候(没有破水的情况下),双腿分开,面对椅背坐下,身体和双手扶靠椅背;跪在床边,上身俯在床上;有扶靠的蹲着,利用地心引力加快第一产程。

  5、孕晚期可以多做些蹲着的动作,比如蹲着擦地,蹲着收拾衣服,都对加强骨盆肌有好处;整个孕期多行走,肯定生的快。

  芬草玲儿:我怕到时喊得太大声,医生听到会反感

  听说生孩子时产房里只有产妇和护士,医生很厉害,对产妇大声吼叫。我们本来就害怕,再加上医生的吼叫就更恐惧了。”而医生却这样认为:“‘吼叫’是因为着急,很多产妇不懂分娩,不会用力气,我们着急孩子,当然要喊叫了。”

  疼痛中不要乱喊乱叫,这样会耗费你的气力,而且对缓解疼痛一点帮助也没有,甚至会引起医生的反感。

  其实,产妇的“恐惧”源于不了解分娩的全过程及关键时刻,医生的“吼叫”源于在关键时刻担心产妇不能很好地配合。在分娩的瞬间,医生与产妇的目标是共同的,那就是帮助孩子顺利娩出。你要把分娩过程看成是产妇与医生配合使孩子安全、顺利娩出的过程,其中医生了解孩子的需求及娩出要领,并将要领传递给产妇,而产妇是帮助孩子娩出的主要动力。

  产妇在分娩时要理解医生,医生也要支持、帮助产妇,共同把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带到人世间。在产房里,的表现也许会比自己想像的要勇敢、镇静,也许会大喊大叫。但无论如何,这些都很自然,医院里的医生、护士见多了各式各样的产妇,不会对任何一位的表现大惊小怪。

  林小痞:怕难产

  经常听说一些孕妇在医院里难产,都快奄奄一息了,我10月就要生小孩了,也很怕啊。。。

  胎儿过大是最常见的难产问题

  难产的原因和胎儿、产道和子宫收缩三者的互动息息相关。医师说,胎儿本身造成的问题是难产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情形是婴儿的头部太大,从超音波测量胎儿间顶距(BPD)可知头部大小。若BPD超过10公分,生产是比较困难的;超过10.5公分,阴道生产就几乎不可能。

  其它少数婴儿难产原因包括脑积水、胎儿长肿瘤、连体婴、巨婴及胎位不正如:臀部向下、前额向下、后枕位、横位等错误姿势,也会导致分娩困难。不过,由于科技医学的昌明,超音波的使用已普级化,胎位不正的问题都能在产前精确的掌握,而大幅降低了难产的发生率。

  胎儿的平均体重为3300~3400公克,太大的胎儿易造成产道的破裂及增加难产的机会。因此,准妈妈千万不要以“提供胎儿营养”为理由而对饮食毫无节制!怀孕期间,孕妇的体重增加宜控制在10~14公斤的合理范围内。正常的生产胎位应为头位,才能顺利生产。因此胎位不正如臀位、横位等都会造成难产。

  无论是顺产还是难产,一般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个因素。产道包括骨盆和软产道两部分,其径线大小,形态是否正常,有无畸形,在产前检查的时候都已测过,胎儿大小在临产前可以估计和计算。如果这两项有明显异常,一般多在临产前便做了剖宫产的选择。进行产室待产的妇女一般这两项均没有明显异常情况。

  只要产力正常,自然分娩的希望很大。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和腹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是主力。宫缩力的强弱在临产前不能预测,只有临产后才表现出来,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有子宫本身发育不良,参与分娩活动的内分泌不调和产妇的精神状态等。所以产妇的正确态度是调动自身的有利因素,积极参与分娩。

  适当规律运动降低难产风险

  若不幸真的遭过难产的准妈妈,应该要有正确的认知,务必了解每一次难产都是个案,并不代表曾经难产即会再度难产。其次,定期产检有助于降低或消弭难产的情形,是最有效且最积极的作法。而家人如孕妇的丈夫、公婆或爸妈等,也应当负起协助的责任,与医师帮忙曾经有难产经验的妇女重建自信心。

  此外,历经过难产痛苦的妇女,可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平抚身心,再以一个健康及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怀孕、生产这自然且宝贵的人生经验,如此一来,怀孕与生产将不再是一件害怕的事了。

  青青小草:宝宝会不会早产,去医院途中,半路要生小孩怎么办?

  经常看报纸新闻,说一些孕妇准备生了,在半路忽然生了个小孩,如果遇到好心人,也许会帮她接生,如果没有,怎么办啊??真的怕怕。

  了解产前征兆是关键 提前进入医院有必要

  孕晚期,准妈妈首先必须选定即将要前往生产的医院,通常就是您平时接受产前检查的场所,但是有些准妈妈因为在外地工作就近做产检,或者打算回娘家或婆家附近生产后顺便坐月子,可于预产期之前一、二个月告知产检医师,并且要求在孕妇手册上详细填写先前产前检查的相关资料。若经诊断为高危险妊娠者,应该选择较大规模的医院,方能让母子俩都得到万全的照顾。

  怀孕后期发给准妈妈的待产须知上,除了列举即将生产的各种征兆外,还注明住院待产时应携带的物品,包括挂号证、夫妻双方身份证、健保卡、孕妇健康手册,以及个人日常用品、换洗衣物、产垫等,提早准备妥当才不至于临时手忙脚乱。

  如出现下列三种征兆,即说明产妇即将临产:

  1、子宫出现有规律的收缩 产程一旦开始,子宫收缩便呈规律性。产妇所能感觉到的就是腹痛。初期子宫收缩较弱,间隔时间较长,持续15~30分钟后约间隔10分钟左右。随着产程的进展,子宫收缩强度增加,间歇时间变短,持续时间延长,至子宫口全部开放时,间歇时间逐渐缩短为l-2分钟,持续时间可达一小时。子宫收缩出现疼痛时,下腹部很硬。

  2、“见红” 所谓“见红”,是由子宫收缩,子宫颈管逐渐扩张,子宫颈里的黏液与子宫颈管壁少量出血混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是子宫开始扩张开大的信号,是开始临产的可靠征象。

  3、破膜 因子宫收缩时子宫内压上升,使剥离的胎膜进入子宫颈口形成前羊水囊,当子宫内压升高到极度时,胎膜破裂,前羊水流出,称之“破膜”,俗称为“破水”。绝大多数产妇是在子宫口全部张开前后破膜,少数产妇可在开始临产前破膜。所以,妊娠末期阴道若流出水样物质(羊水)时,就表示已经破膜,要开始分娩了。

  若家中无人时突然发生阵痛或破水,准爸爸必须事先建立紧急联络方式,手机随身携带,住家距离医院较远者,应预留无线电出租车行的电话号码,或者知会附近的亲朋好友,必要时伸出援手。延误送医可能会导致急产的不幸结果,特别是经产妇如果自恃经验丰富,拖延到有便意感时,可就真的来不及了。

  如果真的赶不上去医院,在现场没有医生和助产人员时,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急救措施

  1.让产妇平卧在干净的卧具上,采取胸式浅呼吸,以减轻阵痛。

  2.当胎儿的头、肩部露出时,用双手轻轻托住,使其慢慢分娩出。

  3.胎儿落地一定啼哭,如不啼哭,多因嘴里有羊水,应当吸出。

  4.待脐带不搏动时,在距婴儿腹部数厘米处用消毒线结扎。最好等医生来切断脐带,如医生不可能来时,可用刮脸刀或剪子用酒精或火消毒后,切断脐带。

  5.如果婴儿没有呼吸,应作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

  1.处理突然分娩要做到无菌操作。为防止新生儿得破伤风,仍需要立即请医生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脐带结扎时,应用消毒过的线在脐带靠近婴儿肚脐的根部,先绕一圈扎紧,打两个死扣,再绕一圈再打死结。还要在靠近母亲这边距第一道结扎线一寸多的地方,再用线结扎一道,打好死扣。在两道结扎结的中间把脐带切断,并用消毒布包扎脐带断头。

  3.胎盘多在15-30分钟内娩出,若长时间仍未娩出,应引起注意。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