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社会培养论文 > 正文

从小事入手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8-19 19:48:06

说两句

  导读: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随机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以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儿童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儿童的同情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随机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我们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敏锐捕捉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如:小朋友病了、摔倒了、小朋友没有玩具、没有朋友、心情不愉快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同情心教育的内容。一次,一个幼儿摔倒了,20多名幼儿中,只有两名幼儿能主动询问同伴疼不疼,并给她揉伤,其他幼儿或不知所措,或无动于衷,或在一旁嬉笑。有的幼儿不仅不扶,甚至还说:“谁叫她不小心!”也有的说:“让她自己起来。”有一天吃饺子时,楚楚小朋友对老师说:“饺子太烫,没法吃。”旁边的幼儿紧接着说了一句:“烫死你!”小朋友在一起玩,毛毛小朋友不知为什么哭了,当时只有一名幼儿走过去问他怎么了,其余的幼儿都视而不见。这一件件真实的“小事”说明:幼儿的同情认知和同情情感相当缺乏,因而导致了幼儿的同情行为的缺乏。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中片面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勇敢精神,而忽视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有的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懂得别人也需要自己的关心、爱护。

  针对以上情况,在教育中我们把同情认知、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1、同情认知的培养。具有同情认知是产生同情情感和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观察什么情况会让别人难过,别人什么时候需要自己的帮助。比如,有的小朋友病了,很难受,他希望别的小朋友能关心他;有小朋友摔倒了,别的小朋友不应该站在旁边看,而应该把他扶起来,并帮帮他拍拍身上的土,问问他疼不疼。我们还随时引导幼儿关注困难者,帮助他人,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没有玩具时,就应该邀请他一起玩;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小朋友不能嘲笑他,说他“笨”,而应该耐心、友好地去帮助他。

  2、同情体验的培养。同情情感是同情行为的内在动机,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唤起幼儿内在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们以身作则,对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安慰和关怀,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佟渝东妈妈在国外,爸爸工作很忙,有时他情绪不好,爱哭,我们就经常亲切地安慰他,搂搂他,亲亲他,告诉他老师非常喜欢他,这样不仅佟渝东的情绪有所好转,也使别的幼儿受到感染。其次,我们还设计了“他摔倒了”、“他为什么哭”、“我们帮助你”、“小鱼怎么了”等教育活动,运用角色转换、移情等方法,引导幼儿体验当自己处于他人的情境时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别的小朋友怎样对你;如果你不会做游戏或做不好,你希望别的小朋友不理你、笑话你,还是帮助你。从而让幼儿更好的体验、理解别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怎样做。

  3、同情行为的培养。同情行为是同情心培养的根本目的。在幼儿获得了同情认知;产生了同情情感后,我们应引导幼儿把同情认知、情感落实在行动上,教给幼儿相应的积极的行为方式。我们发现幼儿的同情行为往往比较单一,缺乏多样的同情行为方式。如,看到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全班小朋友都去扶他,结果挤成一团,而没有人采用其它的安慰方式;看到一个小朋友哭了,好几个小朋友都掏出手绢来为他擦眼泪,反而弄得那个小朋友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幼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别的方式表示自己对摔倒的同伴的关心和帮助,于是幼儿想出了帮他掸土、搬椅子请他坐下、询问他疼不疼、为他揉腿等方式。同时我们还创造机会让幼儿实践,鼓励幼儿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关心、友爱行为,适时强化他们的好行为。有一次,恩恩小朋友收玩具时,不小心把玩具洒了一地,显得有些慌乱。这时大部分幼儿都忙着收拾自己的玩具,几个看见了这一情景的小朋友也视而不见,有的甚至还在笑,这时只有董佳怡小朋友走过去对恩恩说:“没关系,我来帮你捡。”我们马上抓住这一时机,对大家说:“你们看恩恩的玩具洒了,他多着急啊!董佳怡马上过去帮他捡,真好!当小朋友有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经我们提示后,许多幼儿都来帮恩恩捡玩具了。活动结束后,我们有意识的与幼儿进行了交谈,让恩恩说说洒了玩具以及小朋友来帮助她时的感受,让董佳怡说说他为什么要去帮助恩恩,让其他幼儿说说自己帮助恩恩以后心理觉得怎么样。通过交谈,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同情行为。

  有一天在活动区游戏时,病休了两周的孙源鹏小朋友来了,班上十多名幼儿纷纷放下手中的玩具,簇拥着孙源鹏问长问短。有的说:“孙源鹏你的病好吗?我们都想你了。”有的说:“孙源鹏我真想你,我和你一起玩吧!”有的还用小手摸摸孙源鹏的小脸……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这种自发表现出来的同情行为加以肯定,并借此机会激发其他幼儿的同情情感和同情行为。于是,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请孙源鹏对小朋友说说他来园后的心情。他说:“我很高兴,因为小朋友都关心我,和我讲话、亲我。”接着,我们及时表扬了那些关心孙源鹏的幼儿,并鼓励他们今后还要这样做。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随机教育不是“捎带教育”,有效的随机教育常常是多种教育手段的灵活运用或综合体现。如,在第一个例子中,我们首先坚持从认知、情感入手,让幼儿看到恩恩的困难,体验他的心情,从而以情感带动行为,做出帮她捡、安慰他的行为。事后,我们又及时总结,让幼儿分别谈自己的感受,并对幼儿积极的行为给予肯定性强化,这对幼儿提高认识、把行为内化为品质很有帮助。

  总之,随机教育不是随意教育,它虽然不象专门的教育活动那样历时较久、层层展开,但如果运用得当,同样可以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强化和内化起不可或缺的、与专门的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的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幼儿,这样定能在幼儿同情心的培养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情心”的核心是“情”,情感是行为的动机,它能促使幼儿产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那么,如何从情入手,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培养呢?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投入真情,以自身的同情情感和行为去激发和引导幼儿的同情情感,并促使其产生相应的同情行为。有一次,我们班的张老师病了,她脸色苍白,我跑过去,关切的问道:“张老师,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并急忙扶她坐下,摸她的额头,测试她的体温。当时,我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这时,开始并不太关注张老师的孩子们看见我焦急的样子,也都行动起来了:有的跑过来询问,有的抱来了自己的被子请徐老师躺下,还有的端来了水……等把张老师送到隔壁房间休息以后,孩子们都自觉的进行安静的活动,还相互提醒:“小声点!”“别太吵了!让老师好好休息!”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没有直接要求孩子们参与关心张老师的活动,但在我的真情感染和带动下,他们都自觉地做出了同情、关心他人的行为。

  记得这件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当我告诉幼儿,张老师是因为工作劳累而病倒时,孩子们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关心张老师,帮张老师做事,不让她累着。当时有的孩子看见我扶了一下腰,就马上关心起我来了,有的为我捶背,有的扶我坐下,有的为我倒水,有的关切的说:“高老师,您也休息一下一会吧!”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可见教师的真情感染胜于说教。还有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看到笼子里那只腿上包着纱布的小白鸽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我轻轻的抱起这只受伤的小白鸽,用温柔、亲切的声音说:“小鸽子,你疼吗?是谁把你的腿弄伤的?”并轻轻的抚摸小白鸽的羽毛。这时,所有的幼儿都被我的真情打动了,他们纷纷学着我的样子关心起小白鸽来。有的孩子关切的询问:“小白鸽,你疼不疼?”有的孩子想摸摸小白鸽的伤口,马上就有人叫起来:“别碰它,别弄疼它!”还有的孩子建议带小白鸽回家养伤,等伤好了再送回来……通过这件事,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投入真情的重要性。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同情心并能自然、真切地表现出来,才能自然的带动幼儿产生同情情感,进而产生同情行为,使幼儿能主动的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可以这样说:教师的真情投入在幼儿同情心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