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8-10 18:24:57
导读:“80后”生育孩子前后,心理落差会很大,另外工作与生育的冲突、抚养孩子压力的增大、生孩子伤口疼痛等原因,也是导致产后抑郁高发的几大因素。
当绝大多数同龄的小朋友们都在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快乐的时候,家住嘉善姚庄镇的两兄弟却遭遇了一死一伤的不幸。而凶手,居然是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有关专家介绍,“80后”妈妈已成为产后抑郁的高发人群。
产后抑郁经常被忽视
生完宝宝后半年内,是否有过一段情绪低落的体验?记者随机询问了十几名年轻的妈妈,其中一部分妈妈表示自己会感到无助、不想讲话、烦躁、失眠或者无所适从,但也许是因为劳累或者生活的烦恼,后来渐渐也就过去了。
“事实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相当高,两到三成的孕产妇会出现产后不良情绪,约5%-8%的产妇患有产后抑郁症,它对家庭的危害很大。”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受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育高峰影响,近年上海市进入生育旺期的育龄妇女倍增,同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这是个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但这一现象并未引起社会、家庭和产妇本人的足够重视。”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孕妇经历分娩之后,全家人都处于一种迎接新生命的激动中,产妇不再成为家庭兴趣焦点,容易被忽略;
2。产妇出现心理波动时,容易被误解为是因婴儿性别与期待的落差、对孩子体重过轻或过重的焦虑、家庭困难、婆媳不睦等;
3.产妇因担心抑郁症需要治疗和吃药而使婴儿没人照顾,或家人不愿承认她患抑郁症这一事实等因素,也使产妇的抑郁情绪被淡化、被忽视。
此外,“80后”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也是造成产后抑郁的原因之一。“80后”生育孩子前后,心理落差会很大,另外工作与生育的冲突、抚养孩子压力的增大、生孩子伤口疼痛等原因,也是导致产后抑郁高发的几大因素。
重视产后心理变化
“生完宝宝后,我的体重仍保持在121斤,比怀孕前整整重了20斤。这还不说,每天不分昼夜地照顾宝宝,毫无自由可言,总感觉身心疲惫,生活一下子仿佛失去了意义。”生完宝宝不到3个月的刘燕告诉记者。
产妇分娩后都会发生哪些心理变化?对此,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相关专家解释说,妈妈们生产后,其心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相对于身体上的改变来说更是巨大。一般来说,产后妇女心理的变化可分为三种:首先是产后郁闷,其发生几率约50%-70%,在产后3-6天发生,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失眠、暗自哭泣、郁闷、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持续时间约为一周左右。
其次是有些产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郁郁寡欢、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甚至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流泪或对前途感觉毫无希望,更有甚者会有罪恶感产生、失去生存欲望,这就是比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了。
再次就是产后精神病。约有0.14%-0.26%的抑郁症产妇,会出现沮丧的心情、幻觉、妄想、自杀或杀婴的精神病症状,此时产妇已经严重患有“产后精神病”。
唯尔福妇女儿童心理热线负责人周美珍教授认为,目前的产后抑郁症之所以有上升的趋势,一是因为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育的冲突导致目前产后抑郁高发。二是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当妈妈的对孩子的期望值自然很高,抚养压力增大。
产后不应忽视产妇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不可忽视。对孩子而言,母亲产后出现抑郁症,新生儿的照顾就会出现问题,这时的母亲会不耐烦、对孩子不太关心。而国外很多研究发现,母亲对婴幼儿的冷淡,会让孩子失去愉悦的体验,长大后出现心理扭曲、人格问题的比例比较高,这是对孩子的长期影响。而有些抑郁症产妇甚至会做出伤害新生儿的举动,危害极大。即便没有发展到产后抑郁症,但产后抑郁的情绪也必然会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延缓了产后恢复的时间,进而夫妻以及家人之间出现摩擦,破坏家庭气氛。”周美珍告诉记者。
目前生育潮的主体由“80后”独生子女一代构成,新爸妈很多本身就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易使产后抑郁高发。从成长到结婚、怀孕、生育,她们几乎一直是家庭的中心,一旦生完孩子,一家人的重心一下子都转移到新出生的孩子身上,产妇多少会有失落的心理。
对此,相关人士指出,体力精力的恢复是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关键。护士和家人应帮助产妇认同母亲的角色,主动关心她们,消除产妇自认为无能的心态。产妇本人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保持情绪稳定;多和亲人沟通,有助于排解心里的不快。
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
1.未满20周岁的产妇。
2.未婚的单亲妈妈。
3.收入少、经济状况差、居住条件差的产妇。
4.产妇本人出身于单亲家庭。
5.产妇本人在童年时期,因父母照顾不周而一直缺乏安全感。
6.产妇在怀孕期间,同丈夫关系不好或缺乏家人的关心。
7.产妇受教育程度不高。
8.孕前或怀孕期间,常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9.可以深谈或依赖的家人或朋友很少。
10.怀孕或产后期间生活压力太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