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07-28 10:01:57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自身难以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这种特殊的脂肪酸拥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与保健优势,如何才能确保孩子摄入达标呢?其实,这也不是难事,关键在于父母要做“有心人”。
DHA的3大角色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DHA的地位举足轻重,至少扮演着3大角色:
角色1:健脑灵丹。英国的脑营养学教授率先发现,常吃鱼的日本孩子,其智商普遍高于常吃畜肉的欧美儿童,这主要得益于鱼中丰富的DHA。DHA在促进脑细胞发育、激发脑神经纤维延伸、增加脑容量、提升大脑敏锐度等方面功效卓着。研究资料也显示,在出生后4个月内补充了DHA的孩子,其智力发育方面的优势可一直保持到4岁。
角色2:养眼佳品。DHA通过血液循环深入视网膜,使视网膜细胞保持柔软,刺激感光细胞,使眼睛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快速传递到大脑,从而提升视觉功能,使孩子看得更多、更清楚。
角色3:疾病克星。DHA能降血脂,防止血栓形成,还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DHA有6个来源:
⒈母乳。初乳中DHA的含量尤其丰富。不过,母亲乳汁中DHA的含量取决于三餐的食物结构。日本的母亲吃鱼较多,乳汁中DHA含量高达22%,居全球第一;其次为澳大利亚,约为10%;而美国最低,仅有7%。
⒉配方奶粉。指添加DHA的配方奶粉。
⒊鱼类。DHA含量高的鱼类有鲔鱼、鲣鱼、鲑鱼、鲭鱼、沙丁鱼、竹荚鱼、旗鱼、金枪鱼、黄花鱼、秋刀鱼、鳝鱼、带鱼、花鲫鱼等,每100克鱼中的DHA含量可达1000毫克以上。就某一种鱼而言,DHA含量高的部分又首推眼窝脂肪,其次则是鱼油。
⒋干果类。如核桃、杏仁、花生、芝麻等。其中所含的α-亚麻酸可在人体内转化成DHA。
⒌藻类。
⒍DHA制品。市场上有两种:一种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另一种是从藻类中提取。前一种源于鱼类脂肪,不过至少有3大缺陷:⑴鱼油中EPA(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太高,可使DHA所占的比例过低,与母乳相差较大,不符合孩子的生理需求;⑵鱼油中的DHA含量虽然比较高,却不含对脑发育有重要作用的另一种不饱和脂肪酸——AA(花生四烯酸),而其中过多的EPA还会抑制孩子体内AA的生成;⑶鱼类不同程度地受到汞、铅等重金属或砷等有害物的污染,安全性低。相比之下,藻类的优势突出,表现为DHA含量高,EPA含量低,且直接从海洋中提取,不含色素,安全性高,抗氧化能力强,最有利于婴幼儿吸收。所以,孕产妇和孩子宜首选藻类DHA制品。
让孩子DHA达标的措施
在孕期特别是孕末期的3个月里,孕妇要多吃富含DHA的食物,如鱼类、干果类、藻类等,必要时可服用DHA制品或食用添加含DHA的孕妇奶粉,以保证胎儿有足够的储备,同时为喂奶做好准备。
孩子出生后首选母乳喂养,尤其不要错过初乳。若母乳不足或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可用添加DHA的配方奶粉补足或替代。
孩子断奶后应按照均衡饮食的原则安排三餐,同时适当向鱼类倾斜,并采取合理的烹调方式(宜用清蒸或烤的方式,避免油炸,以减少DHA的流失)。
一般来说,凡是母乳喂养(特别是母亲经常吃鱼类、干果类以及藻类食物)的孩子,适时添加鱼泥、豆腐等辅食,符合品种多样、营养均衡的原则,摄取的DHA都能达标,不必额外补充。如果属于以下情况,很可能造成DHA摄入不够,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补足:
1.胎儿从孕中期(孕26周左右)开始向自己的大脑积累DHA,到孕末期时积累的速度最快。早产儿提前出生,缩短了积累DHA的时间,所以早产儿脑组织中DHA的基础量远远低于足月分娩的婴儿。特别是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者,对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更为严重,长期适量补充DHA可以改善其脂肪酸营养状况、视觉功能及学习能力,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限于季节、地域或经济条件,母亲摄取的食物种类比较单一,母乳中DHA含量太低,也有额外补充的必要。
3.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若选择的是不含DHA的配方奶粉,需要额外补充;若选择的是DHA含量低的配方奶粉,也要少量补充,以弥补DHA的不足部分。
4.到了添加辅食的阶段,如果孩子对鱼类食物过敏,也应通过其他方式补充DHA。
5.尽管添加了辅食,但2岁以下的孩子胃容量有限,需要摄入的营养素又比较多,可以考虑小剂量补充DHA。
另外,为了达到理想效果,也不要忽视其他健脑营养素的供给。大脑需要多种养分,除了DHA之外,AA也很重要,是构成脑部的又一种重要脂肪酸,约占脑部总脂肪酸的15%。因此,在补充DHA的同时,不能忽视AA的供给,并且要使之保持1:2的最佳比例。建议父母在购买配方奶粉时,一定要看清包装上的成分标示量,以符合或接近这个比例的品牌为好。同时,DHA与叶黄素是视网膜发育的一对“黄金搭档”,而且叶黄素对DHA起着保护作用,两者同补能收到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