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07-28 09:32:09
在幼小衔接中,准小学生家长关注最多的仍旧是学习问题。西安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崔江红、A索儿童国际启育中心顾问李艳认为,除了学习外,孩子更需要的是生理、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
衔接什么?
幼小衔接并非只有知识准备
“小学的学习生活跟幼儿园是有很大区别的,孩子眼中的老师,由保育、教育兼备的呵护照顾型,变成了以教育为主的要求引导型;学习的方式也由幼儿园的随意玩,变成了强制学习;而行为规范、各项制度的增多,也给孩子带来压力。”西安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崔江红说。所以,为孩子上小学做一些知识方面的准备有必要,但知识的准备并不是幼小衔接的重点或者全部,更应引起家长关注的是孩子在身心上能否适合小学的要求。
怎样衔接?
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
A索儿童国际启育中心顾问李艳认为,上小学意味着白天要独自面临学习、生活、玩耍、与其他同学交往,所以父母可以在可掌控范围内大胆放手,让孩子独立选择和处理日常问题,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
李艳说,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在上小学前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像穿衣服、系鞋带,洗脸、漱口个人卫生的处理,扫扫地、擦擦桌子等,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在旁边多加指点,但是不能代劳。
另外对小学和幼儿园不同的生活习惯要提前告知孩子,比如,现在很多小学生中午是托管在学校的,午餐在学校吃不要偏食、挑食;课间不要光忙着玩,要注意上厕所,因为上课后不能和幼儿园一样可以随时上厕所,需要举手告诉老师的。
家长还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比如周末带孩子出门,可让孩子自己背一小包,将自己的小物品装进去,回家后检查有没有把东西落在外面等。
大部分孩子都比较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从现在开始,家长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和孩子一起做一些阅读、画画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但是要求他在一段时间内不开小差,专注地做好手头的事。一开始也许孩子只能坚持10分钟、15分钟,时间长了,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坐得住”。
到了小学认识的同学会越来越多,从现在开始就要训练孩子参加更多的集体活动,学会和更多的人相处,比如在假期中,父母可以创造环境让孩子和社区同龄的孩子多交流,在玩耍过程中注意秩序和礼貌。
注意什么?
勿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
陌生的校园、教室、老师和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的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与不安。
上小学前,孩子会有长大的自豪感,对小学、新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期待,这时,父母的情绪应该和孩子保持同步,而不该将过多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比如有些父母在聊天时,无意会说“这么个小不点要上学了,书包咋能背得动”,“这么好动,上课45分钟如何坐得住”等等,孩子本来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但父母这种心理暗示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和负担。
有些家长可能会过度担心,向孩子传递一些负面的信息,比如说“小学的功课会很难”,“你就要去受苦了”或者“就要被收进笼子了”等等。如果让孩子处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很可能还没迈入小学校门,就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感到恐惧或厌倦了。对此,李艳建议,家长要多向孩子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你会学到更多的本领”,“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你长大了,就要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等等,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积极面对的心态,不仅有助于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对于他以后面对人生的更多状况,都是有利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