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27 17:48:43
公元八世纪的中国隋朝时,皇帝为了选用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建立了科举制度,也就是通过分科考试去选用官吏的制度。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普通文人也可以和官员一样,参加不同科目的考试,走上做官的道路。
在唐朝,科举考试由下而上,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级,层层选拔,最后由皇帝进行面试,分授官职。文人们所追求、羡慕的就是进士,考中了进士,就有希望做大官,因此进士科也最难考,常常一百个人当中只录取一二十个人,许多人考了一辈子也不成功;也有的到五十多岁才考中,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通的事情。
唐朝的进士科考试设在国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每年一月考试,二月公布各科录取考生的名单和名次。春暖花开的时候,皇帝就在曲江园林举行盛大的宴会,赏赐那些新考中的进士。
曲江园林在长安城东南角,这里有一个弯弯曲曲的大池塘,池塘的周围有漂亮的花园,以及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小雁塔等景观。皇帝、大臣和贵族们经常到这里游玩,许多文人、学者也喜欢到这里来饮酒作诗。
在皇帝举行的曲江宴会上,进士们把装了酒的杯子放在曲江水面上,酒杯随水而流,流到谁的面前停下来,谁就拿起杯子饮酒作诗,同时,还要请两位最年轻英俊的进士去花园里采摘名贵的花草,分给各位进士佩戴。人们把这次宴会叫“探花宴”,采花的人叫“探花使者”。
有一年,曲江宴会结束后,进士们纷纷到慈恩寺游玩,当他们来到大雁塔下面的时候,一个进士心血来潮,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大雁塔下面的石壁上,这个做法以后就形成了一种习俗,凡是新进士曲江宴会后,都要来到慈恩寺大雁塔,选派一位书法漂亮的进士,把大家的名字题在石碑上。以后谁当上了将、相,就把他黑色的名字改为红色的。
唐朝知识分子把参加曲江探花宴和雁塔题名看作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和其他十六个人一起考中进士,他是其中最年轻的,当时才二十七岁,他曾经非常得意地在诗中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如今,在西安大雁塔下面的碑石上,还可以看到古代进士的题名。
唐朝的科举制度,使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有了参加国家政治活动的机会,提高了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水平。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不断更换,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科举制度变得越来越腐败,特别是进入十九世纪的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都离不开儒家经典著作,而且文章都有固定的格式和一套死板的规定,
科举考试越来越流于形式。清朝的文学家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腐败及对读书人的残害。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