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23 23:08:59
对自身的不满,对外界环境的不安,会使孩子产生类似于我所说的五种反应行为:攻击、逃跑、寻求帮助、躲藏、服从。
在上面所述情况中,服从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那么还剩下四种反应模式。把自己藏起来的原因是不适,这种不适会像每一种感受一样被当作一个整体来体验。这与是身体还是心理上的不适、孩子是感受到来自目光还是言语上的威胁、或者他只是累了并因此感到软弱还是病了无关。我曾在大儿子身上感受到:有一次,我强势地拒绝了他的一个愿望之后,他跑到旁边的房间里,并且在地毯下面爬。
孩子的想像会增强这种不适,想像世界中有魔法师、巨人、精灵和女巫。现实世界似乎证实了这个魔法世界。每一次我饿了,食物就准备好了!我把自己弄脏了,每一次都会像变魔术一样,干净的衣服已经在那儿了!但是魔法师也很坏,似乎也会要求孩子做一些他根本不想做的事。比如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穿衣服,眼下这让他很厌烦。逻辑在孩子那儿是次要的,并且也不同于成年人;逻辑在他的兴趣中甚至只能排在第三四位。所有感觉中最关键、占第一位的是整体体验,这与幼儿期大脑右半球占优势地位相吻合。
对于情况的错误判断也会产生不适和攻击。如果一群孩子都把注意力转向新的方向,而一个孩子没有注意到,所以他没有跟着大家一起这么做,他会把这误解为别人对他整个人的拒绝。那个孩子感到现在只剩自己一个人了,他会对此做出这样反应:把自己藏起来。他真的可能这么做:椅子底下,门背后,柜子里或者帘子后面,甚至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只是简单地闭上眼睛或者用手把眼睛遮住。如果我看不到你,那么你也看不到我!
成年人用压抑来隐藏自己。他们有意无意地实行了鸵鸟政策。对早期儿童来说,藏起来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他直到后来才认识到,它们还是在那里的。上幼儿园以及更大一点的儿童对此的反应是视觉性的。他们的世界是此时此地的。因此,在家或者幼儿园创造一切可见的游戏情景是正确的。儿童会因为有很多东西而兴奋,比如砖头、球、画笔。我们问一个孩子:“你想画画吗?”,但是没有纸,手上也没有颜料,我们几乎不会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缺少视觉刺激,只是抽象地向孩子提供东西,那肯定是不够的。
在讨论孩子间的交往萌芽时,我已经指出,通过提供真实的玩具能引起其他孩子对一个儿童的模仿。这里还有一个能否积极提供游戏的问题。在家或者在幼儿园,能引起儿童游戏欲望的就是那些物质上的刺激。
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特别是在早期。我们已经知道,年幼的孩子首先是自顾自玩,而不是一起游戏。在过渡阶段以及青少年身上,还能看到想要一个人玩的情形。
26.独行者和团体
团体会在那些被他们所孤立的个人身上看到潜在的危险。因为独行者是在无声地宣布:我现在不需要你们!因此你们的游戏规则对我不管用,我不需要服从你们!团体失去了对他的约束力。他们试着对这种权利的丧失进行报复,他们把这个叛徒称作怪人、局外人、游戏的破坏分子,从而贬低他的价值。团体要维护自己的现状,因为团体是有鲜明结构的,有领袖和跟随者。领导者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因为他们接受了他的领导地位。只有那个“怪人”可能威胁到他,而团体里的其他人则不会,他们会继续服从游戏规则。独行者把自己从游戏规则中解放出来,他有可能会开始一些吸引团体注意的活动,从而接手领袖的地位。
当团体里的成员开始对一成不变的游戏规则厌倦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把独行者作为第二选择。如果领导者没有一些新的点子,那么“怪人”就会成为他们的选择,因为他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东西。他现在只需要团体里有某个人对旧的领导产生妒忌,另一个人受到他的伤害,这样这个团体就会四分五裂,并且很快消亡。而相反在“怪人”这方面,他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团体。
这里所说的孩子间的团体形成和团体现状同样适用于一般的社会系统。只有思想交流才能产生必要的创新。每一个系统以及每一个政权都会抵抗新的观点来维护自己的优先权,因为新观点可能会破坏当前的游戏规则。旧的统治有两种选择:适应新的变化,对于新旧交替忍气吞声,尝试从中建立自己的团体;或者静观其变,看其他阵营是如何日益壮大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