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22 22:51:07
忽略别人的眼光
不要把孩子的举动看作是没有家教的表现,适当的时候应该懂得忽略旁观者的注目(有些情况下孩子的动作难免会受到别人的注视,比如孩子在超市里擅自拿起水果吃时),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不必太看重旁观者怎么看。
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
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放弃不适宜的举动需要一定的技巧。说教根本无济于事,才2岁的孩子不会听得懂你的话,也根本听不进去。要尽量用简短的话表述自己的意愿,话越短效果越好。
话语要简单、明了,但不一定要大声
不管说什么事,都要针对事情本身,态度不要过激,如果孩子说话的声音过高,你可以轻声提醒他。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要简短、诚实,比如针对这样的问题“那个人真丑,他是不是一个怪物?”,你可以回答“不,他是叔叔”。
不要随便让孩子道歉
假如问题太复杂太难以回答——“那个人怎么长那么大?”你可以简单回答“我不知道”或者“他生来就是这个样子”。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道歉,“他只是在问一个问题,寻找答案而已,并不是想要针对什么人,令人不安。他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周围的人会听到他说的话,假如你确定那个人听到了孩子的话,并认为受到了侮辱,你可以替孩子向他道歉。
正面引导也许比训斥更有效
纠正问题要采取柔和的方法而不是责备。惩罚只会令孩子感到备受挫折,孩子会感到害怕甚至可能会激烈地反抗。相反,应该注重“引导、分散注意力或暂时忽略”等方法。
在纠正孩子的时候使用正面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效果更好。假如孩子在医院候诊室大声唱字母歌,与其简单地命令孩子“不许再唱歌了”,还不如建议孩子“咱们来画画吧”,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建议。
行动胜于言语
如果你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就有必要采取行动了。一个2岁孩子的爸爸说:“我的儿子特别喜欢爬高,不论我怎么告诉他爬高太危险他都不听,到最后唯一奏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把他从正在爬的东西上抱下来。最后他终于对爬高失去兴趣了。”
分散注意力
有时候分散注意力的效果更好。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特别爱抠鼻孔,就不要让他的手闲着,让他的手中总是有玩具。当然,在孩子做出危险举动的情况下你必须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比如在超市摇晃堆在一起的易拉罐,或者打其他孩子等。专家提醒说:“永远不要忽视安全问题以及孩子的暴力举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广告服务 - 营销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诚聘英才 - 教育图谱 - 手机版
京ICP备09042963号-17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55号
幼教网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17 www.youj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