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07-22 22:06:35
我曾经把素质教育归结为培养德能、开发智能、训练技能、锻炼体能,偶遇本文,详细解释了“体能”,陪感心喜——(编者)。
健康是1,学业、前程、财富……都是0,当孩子拥有健康时,他可能拥有10,100,1000甚至更多,如果失去1,拥有的0再多,仍然一无所有。
体育锻炼,除了能增强身体防御机能,对孩子的大脑、神经、骨骼、智力、人际、情绪,以及人格发展,都有显著的影响。父母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时,别忘了在成长一栏里,添上运动计划,让孩子在充满健康的环境中起跑。
孩子健康的警报——有体重无体能
2002年3月,国家体育局和教育部公布了1998年至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状况:3年间中国人身高平均降低3厘米,体重平均增加1~3千克,被列入世界肥胖发病率排行榜。全国政协委员冯理达对此进行了长期调研后,忧心忡忡地说:“中国人体能状况下降,普遍存在着血压升高,肺活量下降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威胁人们的健康。”他呼吁青少年要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000年,武汉市对7~18岁的少年儿童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表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营养摄入较过去丰富,青少年体格(身高、体重、胸围)发育良好,但体能状况不尽如人意。调查中分别就立定跳远、屈膝仰卧起坐、60米冲刺等项目做体能测验,结果发现孩子们身体的敏捷性、协调性、耐力都不够好,尤其是腿部肌肉耐力发展不佳,小学三年级前的孩子双腿耐力的发展,竟然处于停滞状态。
杭州育新中学最近为全校同学体检,发现体能不佳的同学比比皆是,验血时竟有不少同学头晕昏倒。校长感触地说:“现在的孩子弱不禁风,外出远足,没走几步就喊累,想找地方休息;稍微爬一下楼梯便上气不接下气;夏天到户外没几分钟,就热得受不了,要回空调房间。由于缺乏运动,一些孩子体内废物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他们学习时也更容易出现焦躁、倦怠状态。”
什么是体能
关于什么是体能,浙江医学科学院林华医生提供了下列资料。
1.简单来讲,体能是人类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身体能力。
2.美国白宫体能委员会将体能清楚地定义为:人在工作时表现积极、愉快而不感疲乏,同时还有余力去从事个人所好的休闲活动,以及能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德国学者拉逊认为,体能应由下列因素组成: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力及肌耐力,心脏循环性耐力,动力和速度,柔软性和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和正确性。
上列因素都可作为衡量孩子体能状况的依据。假如您的孩子经常生病,或没走几步就喊脚酸,学习状态不佳(易焦躁、倦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洋洋没精神,那么您孩子的体能状况就属不佳。
孩子体能变差的原因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冯理达委员认为许多父母把健康寄希望于医疗、保健品,而不注意健身锻炼。育新中学的一个女生,从小药补加食补,甲鱼都吃怕了,中考前父母更是花3000元进行速补,但她依然是全班身体最弱的,稍有风吹草动便头晕感冒,连正常上学都不能保证。还有相当多的孩子生活无规律,早晨睡懒觉,起床后匆忙地吃点饭就去上学,下午回家埋头赶做作业,然后边吃饭边看电视,直到大人催促才睡觉。若是节假日,这些家庭就更无章法,常常是暴饮暴食、贪吃贪睡,孩子和大人一样不做任何户外活动。许多小胖墩、小懒虫、小病号、小眼镜就是这样出现的。
2.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形态的变化。
都市文明加重人口集中,居住空间高层,狭小,孩子运动锻炼场所由户外移到室内,属于整体的大肌肉活动(跳、掷、攀等)机会减少;电视、电脑几乎占据孩子全部的休闲生活,他们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城市交通的拥挤,上学路途变远,也使家长刻意减少孩子走路和外出活动的机会,许多孩子连每天走路上学的运动机会也没有了。
3.父母的过度保护。
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没开始运动时就处处提醒,或为孩子清除所有可能的障碍,造成孩子防卫过度心理,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得不到锻炼提高。
4.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许多家长对孩子体能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片面的社会价值观影响,只重智力培养。杭州育新中学为增强学生体能,很重视体育课,每学期都要进行一周的军训,举办两天的校运动会。但部分家长竟说:“花钱是让孩子来读书,不是来玩的。”更多的家长打电话请假,说孩子身体不适,不宜上体育课,弄得老师无可奈何。家住杭州米市巷的男生陈漾,有段时间经常被父母训骂,原因就是放学后还在操场踢球,不回家做作业。许多家长乐意送孩子上各类文化知识补习班和才艺班,而从没想过要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杭州很多社区的健身苑,几乎都是老人的活动场地,而爱运动的孩子则被家长关在家里。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如果人们只贪图舒适,忽视体育锻炼,如果家长们不重视给孩子更多的运动机会,那么,孩子体能变差的情况,将会持续下去。
体育锻炼让孩子们健康强壮
虽说一个人即使不锻炼,体能也有个“自然增长”的过程,但这种增长是很有限的,要提高人体机能就必须进行体育锻炼,加速身体各器官系统、肌肉组织新陈代谢。我们从公式中可以看到:运动——能量消耗——异化作用——同化作用(消化、吸收)——恢复能量——消耗能量——体内物质积累——促进生长发育。这就是人体成长发展的“用进废退”的规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缺乏运动而引起的体能低下,会造成多种健康问题。因此,体能锻炼的意义就在于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身体全面发展。
(1)有利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使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2)有利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运动中,肌肉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3)有利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运动的孩子,心肌健壮,跳动次数比一般孩子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摄取1/4升的氧气,而跑5千米,1分钟能吸取2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良好的体能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我们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运动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平均身高4厘米以上,肺活量多200毫升以上。此外,体育锻炼还能改善孩子的心理气质,形成热情活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1.提高孩子体育运动的兴趣。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爱护孩子的这种积极的天性,并把它发展为体育兴趣。如给孩子讲名人锻炼的轶闻,与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与孩子一起跑步、打球、做操等都是促进孩子产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指导年幼的孩子锻炼身体时,还可以把体育锻炼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如教孩子一边唱儿歌,一边跳橡皮筋;郊游时,和孩子比赛看谁最先到达目的地。这种锻炼方式会使孩子满心喜悦,充满激情,整个身心都得到发展。当孩子的体育兴趣发展起来以后,家长要为孩子的体育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如给孩子买球拍、跳绳、小足球等运动器材,使孩子更经常地锻炼身体,把体育兴趣转化为稳定的体育爱好。
2.帮助孩子了解体育运动知识。
体育锻炼强调通过具体活动增强体能,但仅把体育作为一种体力活动是不行的,应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增强孩子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成效。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运动靠力量和速度;球类运动对灵敏性和弹跳力要求较高。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技术,指导孩子正确练习,如跑步运动中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变速跑、冲刺,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等,并告诉孩子基本的比赛规则,如打球时不能有意撞人,打篮球时不能带球跑。这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15岁以前的孩子不宜进行举重、长跑、吊环等运动,而应选择负荷较轻,欢畅自然的运动项目如三跳(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孩子若是喜欢武术,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学习器械格斗时一定要有专业教练的指导,以防出现意外。
3.督促孩子坚持锻炼。
孩子的自觉性和毅力不强,若没有家长督促鼓励,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不利于保持体育锻炼的效果。对此,家长可帮孩子制定锻炼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次数,如规定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做操,每天下午放学后踢球半小时;双休日安排爬山、远足或参与半天的体能集训。制定计划要从孩子和家庭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使孩子乐于接受,自觉执行。父母若能和孩子一起锻炼,则是对孩子的最好鼓励。即使不能天天与孩子一起锻炼,也要定期检查孩子的锻炼情况,并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对个别不喜欢活动的孩子,父母需采取强制措施,如定时叫孩子起床,督促他们外出活动,并必须完成一定的运动量后才能回家,锻炼认真时要给他一些鼓励,不认真时令其重做,直至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4.指导孩子科学地锻炼。
运动会引起身体机能的深刻变化,过少的运动量对身体机能无刺激作用,超负荷运动又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家长既要警惕超负荷运动,伤害孩子身体或使孩子失去锻炼的信心,又要提供合适的运动负荷,帮助孩子对自己承受负荷的能力建立信心。因此,要教育孩子明确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讲究锻炼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以便在锻炼中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要注重身体的全面锻炼,不但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也要同时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各项身体素质;既获得跑、跳、投掷、攀登和游泳等实用技能,也培养果断、机敏、勤奋、吃苦耐劳、大胆沉着的意志品质。家长还应帮孩子懂得音乐、棋类也能提高锻炼效果。优美乐曲的伴奏,能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棋类活动是一项比智力、比体力、比技巧、比意志、比作风的全面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列宁曾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智慧的体操”,它同样具有增强体能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良好状态的总称。
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能,更给予孩子生命的关怀。春天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儿童时期是人生的春天,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能发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便能为他们的健康助一臂之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