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7 13:56:35
2、激励法:是正面教育原则的具体运用。是指教师满怀热情激发、鼓励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完成新的实践活动,达到更高要求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当幼儿创编的舞蹈动作与众不同时,教师适当评价、赞赏,树立幼儿自信心,使幼儿乐于尝试,大胆表现,编出更多与歌词有关的不同的舞蹈动作。同时,也会激发其他的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动作。
3、启发诱导法:是指教师不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在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引起联想而有所领悟的一种方法。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幼儿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动,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时鼓励幼儿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乐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其中蕴含的规律。如在音乐活动创编歌词《在农场里》,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巧妙地引导幼儿从农场的动物展开类比联想,想到家里饲养的动物,动物园的动物,草原上的动物;从动物的叫声,联想到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等,幼儿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新颖独特的想法层出不穷。
4、欣赏接纳法:是教师对幼儿独特的想象、鲜明的个性、标新立异的做法,用欣赏的眼光、肯定的语言表示赞同,从而激发幼儿强烈的情感反映的一种方法。如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在充分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独创性、奇异性和多样性等,老师表示欣赏和接纳,让幼儿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这正是促进他们更加展示自己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巨大动力。
(四)优化音乐创新活动的教学过程
根据幼儿创新意识发展的特点及艺术教育活动的形象性、情感性、实践性、拓展性等特点,我们对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创新,经过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下五步操作流程:
欣赏感知--理解想象--操作练习--创造表现--体验成功
第一步:欣赏感知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器乐曲等),从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以及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塑造的音乐形象,带给人们的审美情趣,引起幼儿对音乐的注意和兴趣。
第二步:理解想象
在欣赏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等形式,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允许幼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奇异的想法。
第三步:操作练习
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在听听、唱唱、跳跳、拍拍、敲击、画画等操作活动中去发现音乐的秘密,去感受音乐的美,去表现音乐的情。并让幼儿相互受到启发,增强兴趣,活跃气氛。
第四步:创造表现
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语言、歌舞、演奏等多种形式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引导幼儿根据歌曲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理解想象进行再创造。如创编歌词、节奏、舞蹈动作等。
第五步:体验成功
让幼儿在集体或同伴面前展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展示自己所创编的音乐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探索、创造、自我表现所带来的快乐,增添创新的兴趣和信心。
如:在一次大班音乐欣赏《我心中的太阳》活动中,老师先让幼儿欣赏感知音乐,并启发提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乐曲中所表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接着给予幼儿充分的讨论和想象,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心中的太阳又是什么样的,再请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告诉大家,对有奇特想法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幼儿思维的求异性,然后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到的用绘画作品表现出来。这样,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的太阳有树叶形的,有人脸形的,还有各种水果状、动物样的等等。太阳的颜色也不一样,红、黄、绿、橙、蓝等各种颜色都有。他们的想法很奇特,有的说:我心中的太阳象妈妈,我生长在她的怀抱里好温暖、好温暖的。有的说:我心中的太阳像苹果,红红的,圆圆的,真美呀。还有的说:我心中的太阳是绿色的,天气就不会那么热了等等。孩子们一个个情绪高昂,乐此不疲,完全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创作活动中,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
四、研究取得的效果
(一)幼儿创新意识有了较明显的发展。
1、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较好发展。幼儿对音乐感到十分的新奇,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幼儿来园时都喜欢围着录音机倾听音乐,跟着音乐自己哼唱,有的幼儿还经常带磁带到幼儿园来,要求老师放他们喜欢的音乐,随着音乐而手舞足蹈,同时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如有幼儿会问:“老师,这段欢快的音乐好象是小兔在草地上跳来跳去,对吗?”还有幼儿会问:“老师,我感觉这段音乐象是小猴在树上蹦蹦跳跳,你说我说得对吗?”在活动区里幼儿看到乐器就会积极地去尝试不同的玩法,倾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同时他们还运用易拉罐、塑料瓶、竹块、竹筒等废旧物品自己制作打击乐器进行演奏,并常常穿戴老师提供的各种道具,把自己置身于音乐之中,充当其中的角色,随着音乐尽情地想象,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意境。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