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综合性论文 > 正文

活动区活动中师幼互动教师行为发展调查报告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6 09:48:58

说两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来形成探究合作式的师生互动共同体,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可以从师幼互动中吸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但如何通过活动区活动来促进师幼互动的发展,目前还属薄弱环节,所以,为了提供广阔的师幼互动空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幼儿,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发展,同时,让幼儿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得到全面发展。我园选择了“在活动区活动中师幼行为互动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为了加强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对参研教师进行了“在活动区活动中师幼互动教师行为发展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调查对象:本园27名参研教师。

  调查内容:根据我们所接触到的师幼互动的有关资料和幼儿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以及活动区的特点,初步确定了三个指标为师幼互动教师行为发展指标。即:1、较强的活动区环境创设能力;2、较强的活动区活动指导能力;3、对实践活动的反思调整能力。这三项指标,每项各分三个等级:好、中、差,分别拟定了调查项目27条。

  调查方法:采用活动观察、调查统计等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参研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活动区角,投放一定的活动材料,并能为幼儿创设比较宽松的活动区氛围,鼓励幼儿参与材料的整理。但是,在创设活动区时,多数老师是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很少让幼儿参与规划和创设,创设的区域多数是固定的,很少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来调整和更换活动区角。材料提供主要也以老师为主,很少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提供,提供的多数材料不容易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成功的愿望。这说明:参研教师在设计、规划和创设活动区时缺乏发展性、动态性和参与性,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缺乏目标性、层次性和新颖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部分老师能参与幼儿活动,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及时解决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允许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意愿和想法。但是,多数教师不够尊重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往往都是教师指定幼儿参加某项活动,很少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区规则的制定也不尊重幼儿的意见,都是教师说了算,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及时变换自己的角色地位,多数教师成了材料的提供者和常规的维持者,很少深入活动与幼儿沟通交流,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更不善于激励幼儿活动的兴趣与热情,这样,很难调动幼儿探索、创造的积极性。在评价活动时多以老师评价为主,很少有机会让幼儿自己交流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这说明:教师的指导不够落实,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指导形式单一,方法简单,缺乏激励性和创造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部分老师希望自己成为学习型教师,幼儿活动后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思考。但是,他们的思考多数是从效果上进行分析,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得较多一些。多数教师不能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愿意从自身组织指导的角度去反思,更不能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这说明:教师还不明确反思教学的重要性,更不懂得反思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教师在活动区规划设置和投放材料时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对区角材料的设置和投放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和内容也很少研究,这样,也就无法判断幼儿当前的水平,无法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为此,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区域和投放材料,将活动区创设和材料搜集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环境和材料要具有广泛的探索、想象、创造和求异的空间,能激发幼儿不断地与其相互作用,积极地动手动脑,让活动区活动成为一种幼儿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同时,教师也还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究和操作活动中的材料,逐步使幼儿的探究走向深入。

  2、引发师幼互动行为的动因以事务型为主,教师与幼儿单纯的情感型互动很少发生。教师在和幼儿互动时,最关注的是自己各种教育行为意图的实现与否,而很少顾及幼儿的情感表达与需要。因此,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活动区中,教师除了教给幼儿正确、适宜的行为方式与规则外,更加注意自己对待幼儿的情感、态度,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首先,教师在活动区应始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活动,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活动环境。其次,注意采用多种适宜的非言语行为与幼儿交往,如用微笑、抚摸、拍拍肩膀、竖起大拇指等,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信任和鼓励,建立起一种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

  3、师幼互动行为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固有知识的传递与学习,既存规则与规范的强化、遵守与维护。尽管常常会因为孩子思维的活跃特征而滋生出一些与固有知识关联不强却符合孩子兴趣特点的行为内容,但教师大多并不理会,很少会因此而生成互动主题。所以,在活动区中,教师要不断地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把握幼儿的发展脉博和活动方向,有选择地改变一些活动主题或适时延伸、扩展出新的主题,同时,将幼儿活动中有价值的经验和具有共性的主题,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提升和整合,以满足幼儿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4、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带有高度控制、高度约束的性质,幼儿指向教师的和为带有高度服从、高度依赖的性质,这一方面印证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标示了孩子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处的被动状态。因此,教师在活动区中应改变对幼儿的高控制、高约束行为,为幼儿创设发展适宜性的空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可依赖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帮助幼儿从高度依赖、服从教师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然、舒展地展示所属年龄特有的心智水平,让师幼间的互动变成双向,在些基础上确立促进孩子发展的策略与具体行为方式。

  5、教师应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教师应由原来的注重教,转变为注重幼儿的学,由原来的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过程的观察者、合作者和支持者。同时,教师还应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学习潜能。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自主参与,强调他们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经验和自身经验的再创造。

  6、教师应增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能力。一方面,教师要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经常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找准反思的重心,着重反思自己与幼儿的互动过程,反思自己带给幼儿的影响。同时,教师还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并善于捕捉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才能更好发挥教育效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