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3 12:18:10
(1)观察卵巢功能
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曲线,即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低,后半期高,这种情况表示卵巢有正常的排卵功能。如果基础体温呈单相曲线(没有前低后高现象),表示卵巢没有排卵功能。
(2)诊断早期怀孕
测量基础体温是一种最简单且诊断效果又快的妊娠诊断法。月经周期一向规则的女性,如突然停经,而基础体温上升后不再下降并持续18天以上,通常就可以诊断为怀孕。因为卵巢排卵后,卵泡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孕激素可使体温升高,如果卵子受精怀孕,则黄体继续分泌孕激素,所以体温便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3)指导避孕
测量基础体温可以知道女性的排卵日期,从而可以采用安全期避孕。
(4)指导生育
与避孕恰恰相反,如果想生育,就应选择在排卵期性交。因为测量基础体温可以测定女性的排卵日期,所以能用来指导生育。特别是某些不易怀孕的女性安排在排卵期性交,可以增加受孕的机会。
利用宫颈粘液观察法来测定排卵期
本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约翰和伊芙莲比林斯两位医生根据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生理变化的特点,首创宫颈粘液观察法来测定排卵期,用以指导避孕。这种方法称为“比林斯自然避孕法”,并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近几年来已有100多个国家推广使用“比林斯法”。1987年9月,美国家庭基金会威尔逊夫人曾带队来我国推广此法,举办了师资培训班。随后,天津市计划生育研究所选择了300名育龄女性采用“比林斯法”避孕,他们对受试者进行了2000多个月经周期的观察,仅有3个月经周期避孕失败。
宫颈粘液由子宫颈管里的特殊细胞所产生,随着排卵和月经周期的变化,其分泌量和性质也跟着发生变化。在1个月经周期中,先后出现不易受孕型、易受孕型和极易受孕型3种宫颈粘液。
不易受孕型宫颈粘液:为月经周期中的早期粘液,在月经干净后出现,持续3天左右。这时的宫颈粘液少而粘稠,外阴部呈干燥状而无湿润感,内裤上不会沾到粘液。
易受孕型宫颈粘液:这种粘液出现在月经周期中的第9-10天以后,随着卵巢中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粘液逐渐增多,稀薄,呈乳白色。这时外阴部有湿润感。
极易受孕型宫颈粘液:排卵前几天,雌激素进一步增加,宫颈粘液含水量更多,也更加清亮如蛋清状,粘稠度最小,滑润而富有弹性,用拇指和食指可把粘液拉成很长的丝状(可达10厘米以上),这时外阴部感觉有明显的湿润感。一般认为分泌物清彻透明呈蛋清状,拉丝度最长的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日,在这一天及其前后各3天为排卵期。
卵巢排卵后,黄体形成并产生孕激素,从而抑制子宫颈细胞分泌粘液,所以宫颈粘液又变少而粘稠,成为不易受孕型宫颈粘液,直到下次月经来潮。下个月经周期宫颈粘液又出现上述这种变化。
宫颈粘液法适用于月经正常的女性避孕,也适用于月经不正常的女性、更年期女性和哺乳期女性避孕。如果放节育环的女性结合宫颈粘液法避孕,可以减少带环和脱环怀孕,起到双保险的作用。
怎样观察宫颈粘液的变化?
应用宫颈粘液观察法测定排卵期,首先要对避孕对象进行培训指导。观察宫颈粘液每天需要数次,一般可利用起床后,洗澡前或小便前的机会用手指从阴道口取粘液检查,观察手指上的粘液外观、粘稠程度以及用手指做拉丝反应等几方面检查。这样经过3个以上月经周期的观察,就可以掌握自身的宫颈粘液分泌规律和排卵期。一旦发现外阴部有湿润感及粘稠的粘液有变稀的趋势,粘液能拉丝达数厘米时,就应认为处于受孕期(排卵期),直到稀薄、透明,能拉丝的粘液高峰日过后第4天,才能进入排卵后安全期。
阴道内宫颈粘液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阴道内严重感染,冲洗阴道,性兴奋时的阴道分泌物及性交后粘液、使用阴道内杀精子药物等。如对阴道内宫颈粘液的性质不能肯定,应一律视为是排卵期,不能抱侥幸心理。
采用宫颈粘液观察法避孕,必须掌握了宫颈粘液的变化规律后才能使用。
采用安全期避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安全期避孕是一种生理性避孕方法,性生活是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的,可以得到满意的性感。但是如果不能严格掌握或者使用不当,容易导致失败。
采用安全期避孕首先要准确地测定排卵期。目前用于测定排卵期的3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日历法可用来推算排卵期及排卵前、排卵后安全期。但它只适用于月经正常的女性,有时因环境改变和情绪变化使排卵提前或推迟,所以不够准确;测量基础体温法可以测定排卵日期及排卵后安全期,不能预先测定排卵前安全期,该法比较麻烦,要求又严格,如不按照规定测量体温,就不能准确测定排卵日期;宫颈粘液观察法能测定排卵期及排卵前、排卵后安全期,正确性较高,但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完全掌握后才能使用。如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就能扬长避短,收效更大。
夫妇双方至少有一方能掌握测定排卵期的方法,如不能掌握这种方法就不能采用安全期避孕。
安全期避孕就是在排卵期停止性交,这就需要得到男方的密切配合,否则不能使用。当然,在排卵期使用外用避孕药具也可以。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