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正文

节奏体验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2 23:28:18

说两句

  结合幼儿园课程综合教育的特点,我尝试把音乐中的节奏体验用于幼儿文学教学之中,以提高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

  一、挖掘文学作品与音乐节奏的共性

  幼儿由于年龄小,他们对节奏的感受、理解和表现的能力较弱。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象声词能够简单、直接地体现出节奏。因此,最初我常选择一些有象声词、节奏感强的作品。如在学习诗歌《吧喳——吧喳》时,幼儿很快发现其中的“哆哆”“吱吱”“嘣嘣”等象声词,是可以用节奏“XX”来表示。

  和简单的象声词相比,故事情节的节奏幼儿相对较难体验。我挑选了一些幼儿喜爱的动画片片段作为故事情节节奏体验的材料,如《黑猫警长》、《哪吒》等动画片中的一些具有强烈情节变化的片段。在欣赏的时候,我着重指导幼儿将故事变化与背景音乐结合着看,引导他们初步感受音乐背景中的节奏效果对故事情节的推动和造势作用。

  二、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体验作品中的节奏

  幼儿有了一定的节奏体验之后,我鼓励他们采用多种形式将体验表现出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进行简单的配器活动。如学习了故事《大象赶蚊子》之后,幼儿都想帮助大象赶走讨厌的蚊子。于是幼儿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我的动作伴奏,在跳跃的节奏中我们一起拍起了“蚊子”:拿单响筒的幼儿为我拍腿时伴奏,拿碰铃的孩子为我拍手时伴奏,拿铃鼓的孩子为我找蚊子伴奏,敲鼓的孩子为我拍蚊子时伴奏。音色丰富的多声部音乐背景就这样完整地层现了出来。

  2.让幼儿为声音特点设计节奏。如故事《大狼喝甜稀饭》,我以“大狼喝甜稀饭”为故事情节,让幼儿探索故事中的各种不同的声音特点,设计相应的节奏。如大狼喝奶奶煮的甜稀饭时发出的声音,幼儿用快的节奏表现︱XXXX︱;大狼喝熊猫阿姨煮的甜稀饭时发出的声音,幼儿用慢的节奏表现︱X–X–︱;大狼喝妈妈煮的甜稀饭时发出的声音,幼儿用不快不慢的节奏表现︱XXXX︱。

  3.让幼儿运用不同乐器、节奏展现故事中角色的特征。如在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活动中,幼儿在理解了胖胖熊笨重、慢吞吞,而小老鼠机灵、活泼的角色特点后,他们选择乐器、创编节奏、合作表现:用铃鼓表现胖胖熊走路的样子,用圆舞板表现小老鼠走路的样子,然后再交换演奏,在体验了不同节奏的同时,对角色的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