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12 22:36:21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是中小学“研究性学习”向幼儿教育阶段的一种延伸。它是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
探究型主题活动已不仅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根植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更是通过它所反映出来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改革潮流的先进理念,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中。也就是说,我们倡导幼儿园开展探究性教育活动更多的是在倡导一种理念,我们强调的是这种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即活动是否真正以幼儿为主体,儿童能否在教育过程中自由、主动地参与,能否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和创造,教师是否能够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好奇探索、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的培养等等。
随着周围世界的变化和教育的改革,我们头脑里原来一些固有的认识日益受到冲击,教育活动中的单一性正被多元性所替代,知识的“惟一正确答案”受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观念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直面幼儿的学习问题,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幼儿的学习,什么是幼儿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让我们对幼儿的学习又有了新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了幼儿的学习还有另一半--一种充分展示智慧和个性的学习,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并非只是成人教学的结果,常常也是幼儿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儿童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往往正是儿童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习。
为了查找恐龙的资料,幼儿到公园里去拍摄恐龙的模型、从电脑上下载恐龙的资料、打电话询问、到“娃娃资料库’’里查阅……最后,共查到27种恐龙,自己“发明”6种恐龙。在“高楼”的主题中,幼儿研究高楼不倒的原因:“每一块砖要对齐、对直”“房子的底座越牢固,高楼就越稳”“不能一边重,一边轻,两边要一样”“下面要大,上面要小,这样不会倒”……“我”,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个有趣的主题。从探索“我的名字的由来”到“我从哪里来”;从“我出生时是怎么样的”到“我的身体上有什么”……幼儿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生成了一个又一个主题。
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往往是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中获得的。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所要得到的东西,常常不是依靠每天一二节集体教学活动所能实现的。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可以打破单一性和封闭性,在时间与空间上充分地开放、在内容与方式上充分地多元化,使幼儿能尽兴地探索、尽兴地活动。
“声音”在哪里?以往,教师在教室里,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教幼儿认识声音。现在,幼儿们探索的天地扩大了,探索的内容丰富了,探索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在自己身上找“声音”,在教室里、在操场上找“声音”,在家里、在花园里、在马路上、在田野里……幼儿们用耳朵找“声音”,用手和脚“制造声音”,还用脑想办法“创造声音”……“声音”的主题探索,给幼儿带来了除了知识以外的更多的经验。
幼儿有学习的需要,也有学习的潜能。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学习,可以说是幼儿学习方式上的一种革命。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型学习”。因此,幼儿的兴趣得以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得以开发。
例如,幼儿具有初步的统计、归类能力,他们能按自己的逻辑,把“声音”分成“自然发出的和人发出的”“轻的和响的”“好听的和难听的”…··把“鞋子”分成“大人穿的和小人穿的”“冬天穿的和夏天穿的”“男人穿的和女人穿的”“家里穿的和外面穿的”“晴天穿的和雨天穿的”等等。幼儿具有丰富的表征能力,为了让恐龙再生,他们创造了许多充满孩童稚气的“克隆”方法:用橡皮泥捏、用水果图章打印、用人趴在地上复制……幼儿还具有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他们会自己设计调查方案,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问题;他们还会独立地编剧,并对不合理的情节加以剔除,等等。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在我们面前最充分地展示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展示出他们的智慧和个性,让我们真正领略了幼儿的学习还有另一半。
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潜质和蓬勃生命力的活动形式,它给幼儿园素质启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幼儿园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