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9 21:39:00
一、研究的目的
我们的智慧器官——“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大脑左半球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和形象的思维,具体的体现在直觉、节奏、形象、想象、空间感、整体性等方面的能力。从大脑的成熟来看,新生婴儿大脑重约400克,3岁时,脑重量已达1080克,4-5岁则增加到135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1400克的重量。有人说,0-5岁有天壤之别,5岁到成人只一步之差,5岁前后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整个大脑的协调,促进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将有积极的意义。
进行右脑功能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形体锻炼,由于人的右脑半球控制在侧肢体,因此,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做一些左侧肢体的活动,左侧肢体的活动可以刺激右脑。另外进行图形变化和组合的训练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因为图形变化和组合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右脑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让儿童学习折纸便是这种训练中的一个不错途径。折纸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折纸活动,能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也有益于儿童建立几何和数理概念,增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折纸一般是由一张正方形的纸开始,在折叠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技巧,变形为任意的形状,此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去想象,例如:问他“孔雀开屏漂不漂亮呀?怎么折呢?”,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顺着你的问题展开想象。当开屏孔雀折好后,可以让孩子在上面画上眼睛、孔雀花冠、羽毛等等。折纸开始是用一个正方形(二维物体)的纸张来折一个形体(三维物体,孔雀),然后将折好的形体(孔雀)摊开,让孩子看看留在正方形纸张上的折痕,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包含了维数的变动,即一个二维物体到三维物体,又回到二维。折痕表示物体在扁平面上的二维投影,其上揭示出大量几何的对象和性质,如:相似、轴对称、心对称、全等、相似比、比例、以及类似于几何分形结构的迭代。当然,这些复杂的维数的变动和几何特性孩子并不一定能明白,但可以问问他刚才画的眼睛、花冠在哪里?为什么会在这个位置上?让孩子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这种训练能够很好地增强孩子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学前教育创始人,德国的杰出的教育大师FriedrichFroebel认为折纸能够非常好的启迪智慧,并把折纸与自己的教育学说结合起来,在他创办的世界第一所幼儿园——勃兰登堡幼儿园中开设折纸课程,这种做法后来被推广到全世界。今天折纸虽然普遍于世界各地,然而最普及的地方还是日本,日本人把折纸当做自己国粹,中小学开设必修的折纸课程。所以折纸这门艺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学习。
二、研究的对象特点
今年我带的是下班,这样的孩子学习折纸,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1、他们主要只满足于折纸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折纸一般没有目的。
2、由于手指动作较差,常常还未折出物体,就已将纸弄破。
3、折纸的兴趣持续不长,易被其它事物所转移。
三、研究的方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要采取适应他们的方法进行教学
1、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较大的折纸动物作品让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它们是纸折成的。
2、根据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成人可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用纸进行简单的折叠,如边对边折、角对角折等。
3、2-3岁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只有十分种。因此,成人不要太长时间的进行折纸游戏。防止孩子不感兴趣的方法是经常变换折纸的方式方法,可以让孩子折好头两步,后面几步由成人折好,将折好的玩具给孩子玩,可增强孩子对纸工的兴趣。
4、2-3岁的孩子手指动作能力较差,还不能协调地动作。因此,成人要手把手地教孩子,不能轻易下结论:“太笨”、“太傻”,这都会打消孩子折纸的积极性。应该让表扬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成绩,使孩子的愉快的心情中进行折纸游戏。
5、教孩子折纸时,可采用游戏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时,说成是“中心妈妈”亲吻“四个宝宝”。孩子在亲切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
四、阶段计划
第1—2周学习一些基本形状,对这些基本形状有一个了解
第3-4周学习最简单的边对边折,角对角折
第5-7折复习巩固边对边折,角对角折
第8-18折学习折一些简单的玩具。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