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华门幼儿园 作者:董京京 2009-07-09 16:49:32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通过观察我发现有些幼儿经常几天乃至几个星期总是选择相同的区域。为使幼儿能参与其它区域的活动,多方面能力都得以发展,教师运用各种语言和各种新颖的材料来吸引幼儿,起初幼儿到这个区域活动几次,过后有回到了他们感兴趣的区域当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每个幼儿的兴趣点不同,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7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思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7种智能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而正是这7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点。由于智能的特点、类型不同,在人们接受、加工、处理外界信息时的方式就不同,对于一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就会选择他能够理解接受并且感兴趣的区域活动。
通过观察我还发现我班幼儿对美工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区域活动时大多数幼儿经常选择美工区活动,到语言区、认知区活动的幼儿少之甚少。如何针对这一点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呢?加德纳还指出一个人身上有比较占优势的智能和相对比较弱的智能,要将优势智能的特点迁移到其它相对弱一些的智能中,通过优势智能发展相对弱一些的智能,使其各方面智能都得以相应的发展。也就是说我班幼儿对绘画、制作活动感兴趣,空间思维智能占优势,而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相对的弱一些。为了真正因人施教的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我想幼儿十分喜欢在美工区活动,那么就将其它活动内容融合到美工区里面,通过优势的智能促进其它方面智能的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指导幼儿进行美工区活动。
一、通过取放使用多种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主要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学习得以发展的,我以美工活动的材料为主,通过取放使用这些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1、操作材料:按纸的不同质地(如:皱纹纸、包装纸、卡纸、即时贴、报纸、硬纸板、挂历纸等),按费旧材料的不同种类、形状、大小(如:纸制的包装盒、塑料的包装盒、方型的包装盒、扁平的包装盒、大一些的包装盒、小一些的包装盒等)分别放在许多的盒子里,在幼儿取放材料进行制作时,他必须按照材料的不同特点分类取放,通过这一形式幼儿可以练习分类。我将幼儿进行绘画的纸,剪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放在与之形状相对应的盒子里,幼儿在取放绘画纸的同时对形状、对应进行感知和认识。幼儿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要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决定用哪种材料制作。如:要利用盒子制作汽车,他就要通过对盒子的大小、形状进行考虑,做公共汽车和做卡车所用的盒子的形状就有所不同,公共汽车要用长方形的盒子而卡车就需要把长方形的盒子剪下一部分后或将两个盒子拼在一起组成卡车。在思考和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幼儿对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利用纸进行操作时幼儿会发现有的纸薄、有的纸厚、有的纸容易破、有的纸很结实等等,通过这些发现,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纸的性质,提高分类、比较的能力。
2、工具材料:我将笔按不同的性质分别放在不同的笔筒里(如:彩色水笔、彩色铅笔、彩色蜡笔、彩色荧光笔、彩色签字笔等)。还按笔的不同高矮分别放在不同高矮的笔筒里,在幼儿使用笔进行绘画时练习分类、对高矮进行感知。在美工区我还投放了有限的剪子和胶棒,目的是让幼儿在操作时见到剪子或胶棒在别人正在用时,学会商量、合作(如:你用完了让我用一下;先借我用一下然后你再用;咱们一起用吧等),这样可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同伴间相互合作能力的发展。在制作中经常要粘贴一些东西,我提供了胶水、双面胶、透明胶条、胶棒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制作的东西选择不同的粘贴工具,如:在粘贴薄的纸时可选择胶水或胶棒,在粘贴厚的纸或塑料质地的东西时,幼儿用胶水就粘不住了,于是就会尝试用别的粘贴工具,最后选择比较适合的粘贴工具。通过这种尝试可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
幼儿通过在他喜爱的美工活动中,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时,认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高。这要比硬是要求幼儿在认知区学习分类、对应、比较的效果要好的多,因为有效的学习必须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幼儿的内在动机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强求幼儿做某一件事,只会造成幼儿对这件事的反感,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二、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1、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语言的引导
在幼儿进行活动区活动时教师语言的引导对幼儿活动的情况和能力水平的增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工活动主要是一种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事、物的创造性活动,幼儿在绘画制作过程中经常要表现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以幼儿在美工区选择绘画房子为例,教师可引导幼儿想一想你平时见到过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或结合现处的环境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样子,如:房子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房顶上有什么,房子的身体上有什么等。指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方法,进一步让幼儿知道要画什么必须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幼儿知道了房子的基本结构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房子不都是一个样的,让幼儿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房顶(如:三角形的、半圆形的、扁平的梯形的等),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子的身体(如:高高的、矮一点儿的等),你见过什么样的窗户,通过这些让幼儿知道同样是房子但有很多不同之处,培养幼儿通过观察知道同样的事物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会增强一种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本思维能力(由于任何新知识都是建立在一定旧知识基础之上的,寻找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对新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容易,学习的迁移能力也会有所增强)。知道了房屋的样子不是千篇一律后,为他在绘画中创造能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幼儿在绘画房子时就不会把房子都画成一个样子了。再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鼓励幼儿画出别人没见过的或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有些幼儿经常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不想画了或不想做了,这时我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如:你肯定会画好的,不要着急换个方法再试试,我来帮助你等)。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幼儿战胜困难的意识和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
2、操作过程以后教师语言的引导。
由于每个人的智能水平不同,幼儿绘画、制作出的成果也会有所差异,教师不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幼儿。只要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作品时我都会给予极大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当幼儿完成作品时我会引导他把自己做的、画的讲给周围的幼儿听,这样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幼儿在相互讲解的过程中,我还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听了以后觉得他哪些地方画得、做得、想得、讲得好,引导幼儿学会评价他人的优点,进一步学习他人的长处,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三、通过辅助活动的介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为了使美工活动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吸引幼儿,我运用了一些有各种感官参与的辅助活动,介入到美工活动中,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在活动区我投放了录音机和一些磁带,这些磁带中有分辨声音高低、强弱、大小的,可以让幼儿通过倾听分辨出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用某种特定的图案有规律的表现出来,如:声音大的画一个西瓜、声音小的画一个苹果,画出一幅二方连续的图画。也有幼儿熟悉的短小故事,具备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小片段,幼儿通过倾听录音的内容绘画出一幅与故事内容相符的图画。这样幼儿可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听辨音的能力和倾听、理解语言的能力。还有一些让幼儿通过尝味道,感觉酸、甜、苦、辣、咸的滋味,通过亲身的感受画出酸的味道是什么、辣的味道是什么,如:辣的味道可以是一种爆炸式的感觉,可以用折线组成图案表示;酸的味道是一种收缩式的感觉,可以用波浪线组成图案表示。幼儿通过尝味道画出了许多奇特的图案,提高味觉的能力,同时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我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针对美工区采取的一些活动方式,以幼儿占优势的智能促进其它多方面智能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尝试,我班幼儿对美工活动更加感兴趣了,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后我还要进一步研究总结更多更好的活动方式。其实每个幼儿的智能特点都是不同的,班中也有的幼儿喜爱在建筑区活动;有的幼儿喜爱在餐厅、娃娃家交往活动区活动等等,我要将美工区为切入点,以点带面的把其它内容的活动融合到建筑区、交往区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引导全班幼儿共同进步。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