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儿园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育探索论文 > 正文

世界幼儿教育一体化趋势浅探(2)

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8 22:56:05

说两句

  三、幼教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未来模式,强调要沟通教育机构与社会的联系:一方面,利用社会上各种因素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把教育延伸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面向社会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更高形态上的大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世界各国已逐步形成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各种幼儿教育组织形式,并注重机构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的和谐统一,使幼儿教育成为一项系统的开放工程。

  1.幼教机构的服务意识

  在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为幼教机构服务的同时,世界各国的幼教机构也开始倡导和实践一种走向社会的、开放的、与社会融合的幼儿教育,提高为幼儿、家长和社会服务的意识。

  首先,为0~6岁幼儿提供保教整合的服务。近年来,“早期儿童保育”(EarlyChildhoodCare)和“早期儿童教育”(EarlyChildhoodEducation)这两个具有不同涵义而又相互关联的词语,开始被“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EarlyChildhoodCareandEducation)这一整合性词语所替代。〔7〕此外,另一个融合保育(Care)和教育(Education)的新词“保教”(Educare)也开始形成。从实践层面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改革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以促进保教的整合。例如,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幼儿园和保育所分离的状态,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2004年发表了《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构》的咨询报告,提出了设立“‘幼保一体化’的综合机构”的构想,这一设想在2006年付诸实施。〔8〕又如,近年来,英国将幼儿和家庭保教政策的制定和管理责任从健康部转移到教育就业部下属的两个单位,由这两个单位分担责任;芬兰、挪威和瑞典开展了1~6岁幼儿的混龄教育服务,使1~6岁幼儿入学前在共同的教育机构中接受保育和教育。〔9〕

  其次,为家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各国的幼教机构都重视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联系,通过“家长开放日”,使用“家长手册”和“家长布告栏”,定期发放“幼儿园通讯”等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为了满足家长对幼教机构的需求,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园形式,如全日制、半日制、寄宿制、短时保育、夜间保育、临时保育、延时保育等形式。此外,幼教机构还与社区合作,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如向家长发放幼教信息资料,举办家长培训班,组织家长与幼教专家交流,寻求政府对家庭教育的支持等。

  第三,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很多国家的幼教机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成为“社区儿童保育和教育中心”,将幼儿教育推广到社区每一个家庭。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开放幼教机构,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为未进入幼教机构的幼儿提供短时保育、夜间保育、节假日保育等;二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教育能力,为社区居民开展育儿咨询活动,开设有关讲座,在考虑幼儿最佳利益的基础上妥善解决社区居民育儿方面的实际问题。

  上述举措适应了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幼教机构的功能,推动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看,幼教机构还被看作是一个在文明社会中儿童与成人共同参与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活动的“论坛”,如同一个承担着文化象征意义的社区机构。意大利瑞吉欧幼教机构的社区式管理模式就是这种文明社会论坛的典范。这种把幼教机构作为社会论坛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了幼教机构的服务意识,扩展了幼教机构的功能,提升了幼儿教育的价值,是今后幼教机构发展的方向之一。

  2.“四位一体”的幼教网络

  幼儿教育要走向社会,不仅需要幼教机构、社区和家庭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从政府来说,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及早培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具有竞争力的公民,也需要整合各方力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以“开端计划”开创了政府、社区、幼儿园和家庭“四位一体”的幼教网络的先河,大大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一些国家也开始重视建立“四位一体”的幼教网络。

  1997年,英国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早期优质服务中心”。这种服务机构主要以保育学校等传统的保教机构为基础,整合社区相关资源,以早期服务为纽带,向儿童及其家庭、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积极应对不同社区的需要。作为一项国家改革计划,政府通过制定“早期优质服务中心”标准、审定申请机构、提供资助和专家支持以及运用评估等手段进行监督、协调和支持。在政府的支持和各地的推动下,至1999年12月英国已经建立29个这样的机构,并在2001年2月提出“到2004年达到100个,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中心网络并向更加地区化方向推广”的目标。〔10〕1998年,英国政府又开始实施“良好开端”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面向所有儿童、家庭和社区的幼教网络,使所有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儿童获得良好的开端。到2003年,该项目已公布了524个良好开端地方计划,预期将使居住在条件不利地区的约40万儿童受益。〔11〕

  澳大利亚和日本也重视构建“四位一体”的幼教网络。200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推出了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网络运行模式——“儿童保育和家庭支持轴心”,利用社区资源中心、社区公共设施、学校或者重建的社区资源,形成整合性服务机构,并发挥整合功能。轴心和各部门保持“组串”关系——轴心是“组”,各服务部门是“串”。这种“组串”结构强调整合网络各部分之间在实现目标时的平行关系,体现了整合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协调、管理作用。〔12〕到2002年,昆士兰州已成功建立了22个这样的轴心机构。早在1994年,日本厚生省就提出了建立“儿童养育网”的主张,目的是在社区内建立保护和养育儿童、支援家庭的网络,给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儿童及其家庭以必要的、适当的帮助。此后,日本各地积极实现这一设想,逐步形成了以幼教机构为主体的幼教网络。1998年,川崎市提出设立“幼儿教育中心”,拟建立一个包容100所公立保育所和87所私立幼儿园,集调查、研究、培训、咨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辐射全社区的早期服务网络。〔13〕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教育中心”的提出,已经超出了日本1994年建立“儿童养育网”的构想,体现了日本社会对幼教网络的需求和政府对构建幼教网络的重视。

  2003年,我国政府将“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作为我国今后5年(2003~2007)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之一,〔14〕这标志着我国构建“四位一体”的幼教网络已处于起步阶段。

  上述各国“四位一体”幼教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有效地整合了各方资源,体现了政府的统领和协调作用,发挥了社区和幼教机构的核心作用,推动了正规和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四位一体”幼教网络的构建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需求,也是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91.

  〔2〕〔3〕刘焱.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28-32.

  〔4〕刘焱.早期学习标准化运动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5):1-6.

  〔5〕文部省.幼儿园教育要领解说〔M〕.东京:福禄贝尔馆,1999:205.

  〔6〕中央教育审议会.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EB/OL〕.(2005-01-28)〔2007-03-28〕.http://www.mext.go.jp.

  〔7〕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93.

  〔8〕曹能秀,冯钊.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2):46-49.

  〔9〕柳倩.中央干预—地方自治?整合—分离?: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的比较研究和政策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1):37-41.

  〔10〕〔12〕〔13〕柳倩.国外早期儿童整合性服务机构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2004,(7-8):20-21.

  〔11〕张树德.新世纪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希望工程——良好开端”工程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3):1-4.

  〔14〕教育部,等.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J〕.幼儿教育,2003,(4):4-6.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