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21:34:42
同游戏一样,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规则。孩子是社会中的小公民,习惯于被成人谦让的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往往只是“倚小卖小”,只有在群体中,他们才能体会到规则带来的“危机”。帮助懵懂的孩子体验规则,在《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而如何变“他律”为“自律”,怎样做既不妨碍孩子的活动,又使活动和游戏的内容更真实有趣,是我们不断在探索和反思的话题。
一、从兴趣出发,为孩子创造一个规则的情境。
把规则的体验融入角色和情境,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特别是小、中班幼儿,喜欢角色游戏,对动物、人物故事的兴趣很浓,榜样的意识明显,有时,教师的一句带有情境吸引的鼓励就会把他们领入其中。但他们偶尔会忘记了情境,需要教师的角色延伸。在“真实”的情境中,幼儿会不自觉地去感受和接纳这些规则,乐在其中。对大班幼儿来讲,简单和虚构的情节已经不足以打动和吸引他们的注意了。只有当“你的建议”比他们正在从事的更好玩的时候,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接纳。如何与孩子建立一种“伙伴关系”,融入孩子的情境,寻找孩子的兴趣点,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当然,物的规则(环境创设)也同样重要。
二、鼓励孩子参与规则的制订,增强小公民意识。
规则,要使所有的孩子们都受益,都觉得是公正的、可以接受的。有时生硬的规则可能会与孩子心中的想法不符,或者忽略到个别孩子的利益,事实上,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强烈的被重视的愿望,他们渴望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跟自己有关的事情中来。也许,他们偶尔的“破坏”,仅仅是渴望被注意的“一种语言”。他们的提议,会更具体,也往往更容易得到拥护和遵循。甚至,有时还会增加活动的难度和趣味性。在这种真实的参与(实践)中,他们更认真地思考和体验了规则。
三、坚持正面的原则,启发孩子少说“不”。
孩子最喜欢进活动区了,他们的进区规则讨论也非常热闹,可是,我们在孩子的语言记录中经常发现这样的句子,“我不大声说话”“我不乱丢玩具”“我不……”等等,这些“不要”、““不许”、不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的方向,使孩子的实践缺乏目标感,规则变成了太多的限制,而失去了指引。甚至引起孩子(尤其是大班孩子)的反感。孩子的内心里,有强烈的被鼓励、被肯定的需要。在讨论中,我们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正面建议,如“我和伙伴小声说话”“我能把玩具分类放好”等。简便易行的变化,既加深了孩子对积极事物的直观感受,又激发了他们心中“表现”的欲望。
四、实践规则,在体验中思考和发现。
规则会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甚至与孩子还会有一些碰撞。如果单纯地要求孩子怎样做,会逐渐变得机械,孩子也会觉得不好玩,就象一件再好的玩具,玩久了也会失去吸引力。我们不妨和孩子来做个“规则比较游戏”。看看结果有什么不同?让孩子自己来发现:什么规则是最适当的?什么规则能使我们做得更好?没有规则会怎么样?还有哪些规则需要改进?我们期待着,他们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我”是人群中的一员,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
五、发挥教育伙伴的作用,保障孩子完整的规则体验。
很多孩子在园和在家的表现不一,甚至有很大差异。家园生活环境的转换使孩子产生了一种“周末效应”。家长也为此而苦恼。我们不妨发挥家长的伙伴作用,帮助孩子协调和减少这种变化,在小环境中制订家庭规则,在家庭成员之间实践。使家园同步,在生活个环节中与孩子共同完成这一过程体验。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规则意识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是人群中的弱势群体,从小体验规则,往往让我们有些不忍。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人,他的成长是令人担忧的。而我们的初衷,一定是“保障儿童的根本利益”。使规则更好地为人、为社会服务。
孩子在幼小阶段,常常会问“为什么”哪怕是我们觉得没有“为什么”的“为什么”,也会常常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为什么”越来越少,是没有了问题还是没有了提问?这是很可怕的。没有规则会使人放纵,而过多的规则会令孩子盲从。规则不是限制,不是“不许怎样做”而是怎样另辟蹊径,怎样做得更好。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把最适合的留给孩子们。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