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21:03:0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我国经济发展,开发幼儿智力已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普遍关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忽视对儿童品德的早期培养和对儿童行为习惯的长早期训练”,即“重智力,轻德育”的现象。作为幼儿工作者,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品德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最佳期,有研究确认,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凡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德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要使我们一代代的华夏子孙,在投身社会生活和劳动的过程中,具有现代文明的基本素养,能对祖国和民族命运承担责任,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技术和能力,必须从儿童时就开始着手培养教育,而学前期的幼儿品德教育,正是为造就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奠定坚实基础的工作。
二、幼儿品德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纲要》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提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与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性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总体,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向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顾此失彼。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是全面的,不能只看到某幼儿在园表现好总受表扬,而看不到在家的娇气;只看到幼儿在园值日时认真劳动、为集体服务,却没有看到他自私的一面——把自己的小椅子擦了又擦,而对别人的就马马虎虎,分水果时拿最大的。以上种种,教师和家长如果不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教育,就会造成“顾此失彼”,而不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2、不能自相矛盾。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基本部分。只有这三者都得到相应发展时,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如果三者之间不能协调发展,教育就会事倍功半。如一个小朋友摔跤流血,老师一面给他涂药,一面厉声指责他的顽皮,这时,老师积极的道德行为就会被消极的道德情感所抵消。又如带孩子外出散步时看见工人在通下水沟,如果老师厌恶地掩鼻而过,这就回把平时教育幼儿尊敬劳动者的道德认识冲击得一干二净,以上的行为,有时老师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的,而事实上却给了孩子一种“潜教育”,不能不引起重视。
3、应持之以恒。品德教育应贯穿于一日活动中可是有的教师并非如此,品德教育时有时无。有时大谈特谈,有时又忽略而过。进行体育比赛时,一个小朋友摔跤,影响了集体的成绩,同伴们往往把荣誉看得太重,百般指责,而忘记了友谊和同伴的伤痛。在音乐课上,当老师表扬了某幼儿舞姿优美,有的孩子会产生妒忌心理噘起小嘴,侧目而视。这时老师就应注意观察,随时教育,将不良道德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
4、方法忌单调古板。传统德育方法存在许多弊病,最明显的是教育者用单调呆板的灌输方法,把成人的道德观念强加给儿童,强迫儿童执行各种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盲目顺从,这不但不能吸引幼儿,不能给幼儿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反而使幼儿反感和畏惧。
三、对幼儿特点进行品德教育
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决定了幼儿掌握道德概念具有下列三个特点:1、具有形象性。2、表面性。3、片面性、笼统性、简单化。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对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教育方法到教育内容都要适合幼儿,必须采取具体形象的方法,以发展幼儿的情感为主,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每一项活动中去,并创设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使幼儿的情感、个性、品质都得到和谐完美的发展。
1、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要形象、直观生物、具体。幼儿年龄小,思想简单,因此,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通过具体事例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能力。例如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良习惯,可以用小动物作角色,以幼儿能理解的内容编故事游戏,让他们自觉地从中去分辨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如:在炎夏的一天,有几个孩子拿着杯子围在茶桶周围,有的幼儿抢着倒水,有的却让在一边,而有的盛好水却不关水笼头,甚至有的幼儿动作粗野,猛地一个转身把杯子里的水倒在自己和同伴的身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自编了木偶剧《喝水》,通过小兔、小羊、小猫喝水中发生的事,让幼儿一一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让幼儿分组活动,担任角色。把每一个角色所要完成的动作以及要求培养的喝水能力和文明习惯结合起来,从而让幼儿在兴趣盎然的“玩”中懂得了礼貌、谦让的道理。
2、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每个活动中。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他们还不能理解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因此对幼儿实施德育,应该贯穿在幼儿游戏、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在他们与同伴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中。也就是幼儿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的德育。应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活动中。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幼儿构图技能技巧提高及评价,而且还应去关注幼儿在与其他幼儿的合作情况和学习习惯。
幼儿园和家庭的日常生活都是平常而琐碎的,但却日复一日地出现,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培养。
3、创设一个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来说,周围的人、事、物、境都能对他发生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还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与品德教育相适应的人际社会环境。首先是幼教工作者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包括幼儿园工作人员团结、协作、教师本身的言行,都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榜样作用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其次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协调一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