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5 20:11:16
如今,应试教育的弊端已日趋显现,创新教育正在被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所接受,各个学校也正以素质教育为龙头,以艺术教育为载体,开展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而在推进创新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相当一部分社会人士,甚至是美术教师,在重视美术教育的同时,过分强调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来衡量目标的达成程度,以此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那么,如何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培养新型创新型人才呢?
一、学会赞扬,激发学生渴望创新的欲望
在现在一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不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一味的要求孩子的作品要像客观物体,画的越像越好,只要有一点不像就会受到指责,这儿不对,那儿有毛病,总是不满意,搞得儿童失去兴趣,没了热情,对画画产生了一种畏难的情绪。这样做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孩子的大脑里有许多未开发的褶皱,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里面藏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龄前的孩子喜欢拿着笔,在纸上随意画,成人看来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新奇的发现和创造,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这即是儿童涂鸦期表现。到了上学阶段,他们喜欢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里如果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他们就会兴趣大增,信心高涨,不停地涂涂画画,因此,教师必须学会赞扬,善于激发学生的绘画创新欲望。
二、学会发现,培养孩子良好的创新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多鼓励,少指责,多赞扬,少批评,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创新成果能够得到老师的承认和肯定,以此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创新心理品质。记得有一次我在低年级上“帆船”一课时,我给他们讲解了船的整体构造,并画了范画,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画,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他在纸上瞎画!”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叫张鹏的孩子在船身上画了很多横七竖八的花纹,在船的帆布上也画了小猫啊,小兔子等,整个画面被弄得很杂乱。我却有种惊喜的感觉,这不正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吗?他的随意涂鸦让画面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并让全班同学都来参观他别出心裁的好作品,同学们都夸他,他从自己的创造中感到愉快,对创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创造欲望,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参与创造性作画,画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帆船,且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画讲出一个小小的故事,整个课堂变得如此生动活泼、异彩纷呈。
有一次,学生照教师的范画画了一棵树,树叶涂成了红色,并且在旁边又加上一团黑色。教师问:“黑板上的树叶明明是绿色。你为什么画成红色呢?树叶有红色的吗?”学生回答:“树旁边加黑色是树的影子,我见过红色树叶。”“谁叫你乱画的,你没看见老师就画了一棵绿色的树吗?”学生看看范画,再看看教师严肃的脸,呆呆地点了点头并顺从地把树的影子涂抹掉了,把红色的树叶改成了绿色树叶。
从表面上看来,这位教师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其结果只能是养成学生墨守成规的习惯。这位教师错过了一次鼓励学生创造性表现的机会,而且令人忧虑的是,这并非个别现象。不少教师在学生刚有一些超乎寻常的想法时,便“一棍子打死”学生“异想天开”的“出轨”做法。对于小学生不符合常理的大胆幻想,我并不予以否定、扼杀。因为我觉得创新出于幻想,有了幻想就从中获得灵感,进而激发创造,教师要做创新教育的有心人,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
三、学会赞同,鼓励学生大胆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美术教育的宗旨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画笔来把美好的事物留在纸上,这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标准去做,他们应该有他们自己的审美观,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建立敢于大胆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信心以及尊重他们的创作感受与想法。
在一次一年级的美术课上,孩子们学习的是画热带鱼,我鼓励孩子们给热带鱼画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纹后,就发现有个孩子只给他的鱼使用了黑、红两种颜色,我问他为什么不多用点别的颜色呢,那样不好看些吗?他回答我说:“如果它太漂亮了,就会有坏人要去抓它,为了保护它,所以我只给它画了两种颜色。”我为我的学生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与创作想法而骄傲。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灵魂。单纯模仿的教学思想封闭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和创新思想。让我们摈弃传统教育思想中落后的东西,构建以培养儿童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美术教育新体系,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绘画空间里自由想象,大胆创造,画出一片真正属于孩子自己的天空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