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3 22:44:34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的好奇心很强,特别喜欢玩以前没玩过的游戏,尝试以前没经历过的事情,接触以前没接触过的事物。幼儿的想象到了中班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成分,到了大班,其创造性充分已比较明显与普遍。幼儿在绘画中已表现出了一定的创造性成分:同时,美术等科对幼儿的创造力也常常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担任幼儿园中大班美术课的教学工作,在美术课(主要是绘画)创造性教育方面曾经作过一些探索。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所以我就着重对示范绘画、绘画题材的限制与自由选择、手工绘画和材料等,跟绘画创造程度的关系作了一些比较实验。下面就把教学实践情况简单介绍一下。
课堂教学之一:这一堂绘画的题材是“拎包”,根据历来传统的绘画教学模式,先出示范画,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接着老师示范讲解画法;然后由幼儿分别自己绘画,画前老师叮嘱幼儿不要和老师画得一样,但结果,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很少发现自己创造性的成分,绝大多数都模仿老师的范画,只有极个别的画面稍有变化。根据当时统计,这堂课幼儿绘画的表现形式合计不到3种,可以说是千篇一律。
课堂教学之二:我在绘画课中指导幼儿“设计花布”,教学时未出现整体的范画,教师只对主体部分的难点稍作指点,接下去就要求幼儿用各种线条或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来设计、绘画。结果这堂课幼儿的绘画作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全班45位幼儿,出现了100多种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加。
课堂教学之三:一次春游之后,我布置幼儿画命题画“春天”。先启发幼儿谈谈各人在春游中的所见所闻和春游后的感受,接着就要求幼儿能用丰富色彩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春景画出来。结果有的画了花和草,有的画了树和小鸟,有的画了小朋友在放风筝,有的画了田野景色,有的画了小朋友们手拉手春游的场面。
每幅画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没有一幅画的内容雷同,比起“课堂教学之二”来,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我还曾采用不同的手工材料(如纸片、布片、树叶等)教孩子制作树叶粘贴画,教师只示范用枫叶制作金鱼,用银杏叶制作蝴蝶等简单的方法,接着就让幼儿自由创作,结果孩子制作了各种人物、动物、交通工具,样式达到156种之多。
又如一次教孩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来画螃蟹,我先分析螃蟹的形态结构特征,然后让大家制作绘画,结果有的用水彩笔画,有的用手指画,有的用蜡笔画,有的用火柴盒做身体,手工纸撕腿来表现,他们常常随手拈来,即兴发挥,绘画了形态各异的螃蟹。通过以上美术课教学的比较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教学的情景下,幼儿作品的创造性成分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就分别加以讨论:
一、关于教师的示范画的画法指导。《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幼儿以临摹为主,要求幼儿通过范画欣赏和模仿能力画出“有点像”的图画来。在这里,范画欣赏和教师画法指导当然是必要的教学过程,这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肯定能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从创造教育的角度来看,范画欣赏和画法指导又会束缚幼儿的想象能力,降低创造性成分,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那么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个矛盾呢?办法可能只有两个。第一就是让幼儿按统一的要求去完成作业,同时又要鼓励他们去添加其它内容,这样即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绘画技巧,同时又能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第二可以在时间上加以分工,大部分时间按临摹画教学的要求去做,但是可以留出一些时间来让幼儿去自由创作。当然这个问题与幼儿的年龄有关,中班应该更多的用来临摹,到了大班自由创作的成分和时间可以多增加一点。
二、关于绘画题材的限制。从课堂教学一、二、三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课堂一临摹教学题材限制最严,所以幼儿作品的创造性成分最少;课堂二采取用命题绘画,对绘画题材作了半限制,所以创造性成分就增加了不少;课堂三则采用自由画的办法,对题材不作限制,所以创造性成分就大大增加。这就说明,为了提高创造教育的质量,不光是美术课教学,在其它各科教学中应该适当增加这种自由度。
三、关于绘画(手工)工具和材料。在另外两堂课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结果使幼儿的创造性大大提高,这可能跟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新奇有关系。大家知道,幼儿的好奇心特强,当然这种好奇心只能对新鲜、奇怪的事物才会表现出来。平时孩子们用彩色笔画,现在突然用蜡笔、用手指蘸颜料当画笔,用布片、树叶当材料,自然会使幼儿感到好奇,而真是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所以反映在他们的绘画手工作品中,创造性成分也就增加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