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丰台一小 作者:张立军 2009-07-03 16:47:55
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情景导人和老师的恰倒好处的导语,是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基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如形,“口诵”如影。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吸引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奇妙的歌手)是一篇很有趣的课文,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我努力做到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一.尊重孩子实际感悟能力,给足充分时间,变换不同方式激发朗读兴趣。
案例描述:新课伊始,我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紧接着,进行识字教学。然后,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我力争我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片段一:初读课文,(正确,流利),学习字词。
1、师:打开书,自由地轻声读全文,不认识的字借助上面的音节拼一拼,争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读完的同学,可以看看旁边的同学谁有困难,去帮帮他。)
2、结合课文学习字、词、句,指导长句的朗读。、理解词语后读全文
3、词语,句子你们读的都不错,如果在课文中再遇到它们,你们还能读要吗?
那咱们就试试,争取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开始!(学生读全文)
在教学中,我们能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建立语言感觉:词—句---段---篇
片段二:分析课文结构,感受为什么是奇妙的歌手?
1、确定人物和结构
师:课文读完了,谁能说说“奇妙的歌手”分别指的是谁?
2、它们为什么是奇妙的歌手?
师:既然说它们是奇妙的歌手,那现在我们再一起跟随小黄莺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它们为什么是奇妙的歌手?请把你找到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学生边找边划)
师:谁想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这些歌手多有意思呀,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
通过分朗读,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朗读要求。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感知世界的,要让学生在反复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读出形象、读出画面,学生才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读好课文。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而是充满活力的、不断生成的、开放式的教学。怎么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从以上这一课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才能使整堂课充满着活力。
二.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创新。
片段二:如“你们也想读一读它们的话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这些词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你的想法真的很棒!”等等话语,无不在激励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孩子们才会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其次,教师问,鼓励学生多问。课堂上,让学生多问多说,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虽然二年级儿童年龄小,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却是最大的,也最爱问“为什么”。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又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说说: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提的问题虽然涉及到词语的理解比较多些,但这也反映了他们的真实学习情况。学生敢于质疑,说明他们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了。有时即使是离题或“冒犯”老师的问题,也应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有问有答。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这个创新点是由学生自己挖掘的。我只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质疑的环境,让他们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