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3 10:04:51
二、巧妙引导迅速有序开始游戏
著名心理学家帕顿1932年首先从合作程度探讨了儿童游戏的发展。她的儿童游戏理论提示了儿童游戏行为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根据帕顿的研究,处于大班年龄阶段的儿童是合作行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我们把联合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的媒介。
在联合游戏中,打破班级界限后,整个大班就要有近两百个孩子,伙伴的增加,角色的增多,交往的频繁,矛盾也就会更容易产生。这就为幼儿自由表现社会行为创设了有利的条件,相应地也为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就拿入区来说,怎样让孩子们既快又有秩序地入区活动,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想到了小朋友们最容易记住的标记——颜色。每一个区域我们用一种颜色来表示。我们利用雪花片的各种颜色,穿上彩带,做成漂亮的小挂件,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挂上标记入区游戏。如小问号的家,用红颜色的雪花片表示,智力大比拼用粉红颜色的雪花片表示……游戏开始之初,幼儿不能明确什么颜色代表什么区域,我们就为各个区域画上浅显易懂的简笔画,如小问号的家,就用一个“?”来表示,角色区画一个可爱的小娃娃……这样通过颜色和简笔画的对应就很快让幼儿认识了各个区域。
初次游戏后,我们发现开始游戏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小朋友要挂好标记才能进入各个区域,所以挂标记的时候很拥挤,由此也导致各班幼儿入区时间不好统一。于是我们改变了挂标记的时间,让幼儿在早晨入园时就选好所要玩的区域,把标记挂好。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还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小朋友写自己的号数记录游戏参与情况,这样也便于老师了解,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每天早晨一来园,小朋友就可以选好自己想玩的区域,作好记录,挂好标记。游戏时间一到,小朋友就能迅速有序地入区游戏了。
这样,既可以使幼儿对自己的合作伙伴一目了然,又便于他们在自由活动时间,相互协商共同讨论今天游戏的内容、情节,根据游戏的需要收集材料、制作玩具,这就需要幼儿相互协商、共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加强了,同时幼儿也学会了协调关系,增强了群体意识,获得了合作精神。
三、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指导游戏
1、有计划的观察
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游戏就好象是放大镜的焦点,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只有在自由的、主动的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观察游戏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如从几次的联合游戏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角色区的划分太笼统,导致娃娃家人太多,而理发店、医院等地方太冷清。讨论后解决的办法是:在标记上再贴上小标记,让小朋友根据小标记再到不同的角色区中活动,如蓝色的雪花片上贴上一个小星星,那就是到角色区中的银行里上班……就这样,通过仔细的观察,一次次的讨论,我们的联合游戏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2、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因此在我们的联合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如在我们的娃娃家中,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鲜花、装饰好的一次性塑料盆打扮着他们的小房间,在我们的小吃店中,孩子们亲手画的一串串葡萄、一只只肥羊都被他们用来布置环境。在我们的联合游戏中,到处都是孩子们的设计、孩子们的创意、孩子们的作品,处处体现出了一种稚拙美。
在我们的游戏中,一切都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如近日流行“非典”,孩子们在游戏中也反映了出来。他们纷纷到超市去买口罩。他们想到用一次性塑料盆制作口罩。口罩一上市,就被一抢而光。在这里,幼儿是游戏真正的主人。
3、多种形式讲评
精彩的游戏离不开高层次的讲评,讲评能使外在的情境得到进一步升华。在我们的联合游戏中,非常重视游戏的讲评这一环节。
(1)在指导游戏时我们是每个人负责一个区域,所以讲评时各人负责自己区域讲评。每个区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讲评时的侧重点也是各有不同。在角色区中让小朋友畅所欲言,共同讨论,不断地解决问题发展游戏。在动脑的区域中,重在使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动手的区域中,注重的是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一些富有创意的作品展览出来,以使更多的小朋友受到启发……
(2)在联合游戏中,幼儿的流动性特别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还采取了巡回讲评的方法。每个区域的老师不仅对来参加游戏的幼儿进行讲评,还利用晨间谈话、餐前、起床后的时间到各班进行巡回讲评,以使所有的小朋友都能随时了解游戏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大班联合游戏的尝试,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联合游戏不失为是幼儿园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游戏形式,它能够很好地鼓励和极大地满足幼儿之间各种形式的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民主、平等、公正、协商等社会品质的发展,这些品质将是一生为人处世、求学做事得以成功的保障,使人终身受益。同时我们体会到,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的形式:由于共同的活动目的所产生的合作行为;由于公共资源的有限而发生的分享、争执、攻击、协商、交换等行为;由于个别资源的不均衡而发生的赠予、求助、索取等行为;由于个别能力或经验的不均衡而发生的帮助、求助等行为;为幼儿自身文化特征所特有的游戏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寻找更适合大班幼儿游戏的联合游戏的形式、内容、材料,促进幼儿整体的和谐的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