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作者:徐则民 2009-07-02 21:28:29
杨洋
幼儿年龄:2.5—3岁
设计思路:
托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已经进三个月了。在混龄运动游戏中托班幼儿不断地接受着哥哥姐姐运动的信息(比如:用力地搬运轮胎、站在七个轮胎上摇晃着却保持着平衡、从六个板凳上跳下来……)同时也在哥哥姐姐的各种游戏的玩法中感受着勇敢,三个月中孩子有了最明显的变化:
(1)在哥哥姐姐的影响下不断地尝试着“本不属于他们的运动器材”。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提供给托班的幼儿是些拖拉玩具、软体积木等。如今,我们的托班幼儿愿意尝试如,轮胎、板凳、包括象跷跷板似的平衡器。
(2)托班幼儿心里开始积蓄着一种对运动的向往,他们从拒绝不认识的教师,发展到如今在教师(包括不是本班教师)的鼓励下愿意大胆地尝试混龄运动中的各种游戏,比如走平衡、比如爬高,还比如玩板凳。
(3)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传统的教育中,托班幼儿模仿教师的规范动作。如今,幼儿模仿哥哥姐姐的游戏,尝试各种动作,成为托班幼儿获得自身运动经验的主要方式。
观察近期我班幼儿在混龄运动中的主要游戏内容,我们发现:
(1)许多幼儿积极参与“走平衡”游戏,愿意在高高低低的梅花桩上练习走平衡。
(2)有部分男孩加入哥哥姐姐的游戏中,模仿哥哥姐姐“爬高”、“站轮胎”,有幼儿甚至尝试着爬上了四个轮胎。
(3)对新近投放进混龄活动的材料——板凳,特别关注,常常驻足留意哥哥姐姐“爬板凳”,眼神中有羡慕,愿意在混龄运动中尝试爬一个、二个板凳上并往下跳。
统计最近幼儿在混龄运动游戏中对某一运动的兴趣:
(1)轮胎投放时间为二个半月:67%对手脚并用爬高有极高兴趣,能主动在混龄运动中尝试与哥哥姐姐一起攀爬轮胎;24%的幼儿攀爬的最高的高度为四个轮胎
(2)走平衡游戏投放时间为二个半月:57%孩子主动参与走平衡游戏
(3)板凳投放时间为二个星期:38%已经独个去接触过板凳
分析幼儿现有水平:
(1)托班幼儿的动作特点——“爬”是托班幼儿最熟悉、驾驭最自如的动作,但爬高确有难度
(2)喜欢从高出往下跳,但跳的时候常常两腿笔直,跳的动作不协调
(3)走平衡有些胆怯
根据以上分析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跳跃的高度等),我们寻找幼儿可能发展的水平,并设计游戏《爬上去,跳下来》
活动目标:
(1)喜欢跟着老师一起做运动性游戏。
(2)在教师的鼓励下学习勇敢地尝试爬、跳等各种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活动准备:板凳若干
活动过程:
(1)和凳子做朋友,尝试从板凳下爬过去
实录:教师指导幼儿“别让板凳倒下来”,同时教师尝试运用儿歌帮助理解动作,执行规则。
儿歌:爬爬,爬爬爬,爬过来,爬过去,别让板凳倒下来
本过程中幼儿表现:所有的幼儿积极投入到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在若干张板凳间爬来爬去。有许多幼儿能较顺利地从板凳下爬过,有好几个甚至能在不同高度的板凳间不断调节着自己的姿势努力爬过去。其间,有一个幼儿哭了,因为他从一个板凳下爬过时,由于没有调节自己身体的高度避开板凳,所以他感觉到板凳始终跟着他,他哭了,最后在教师的鼓励下他钻出板凳就破涕而笑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