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关村一小 2009-07-02 20:04:58
当我们回顾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最大的收获与其说是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一些转变,不如说是课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实践的大舞台。围绕校本教研,中关村一小确立了:一个指导思想: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两个核心任务: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加特长发展;三个实施途径:1.博学,提高教师素质;2.思辩,培养科研意识;3.笃行,增强执教能力。
一、 博学,提高教师素质
中关村一小把课程改革视为学校的第二次创业。为此成立了以刘畅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学校先后出台了《中关村第一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中关村第一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师资培训计划》等七项校级方案。
在校本培训时,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做到“三带头”,即:带头参加培训;带头开设讲座;带头参加研讨。中关村一小开展校本培训的基本途径及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发展规划”,增强主体意识
中关村一小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与学校共同成长发展。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关村一小2010发展纲要》并要求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设计自己的教学生涯,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这样,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书香校园”,积淀文化底蕴
为了使教师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他们推荐《赏识你的学生》、《多元化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研究》等多部阅读书目,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后写出学习心得。多位教师的读书笔记、教学随笔刊登在各类报刊杂志上。
3、“名师课堂”,聆听窗外声音
学校有计划的聘请教育科研方面的专家来校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及科研水平。
二、 思辩,实现科研兴校
校本教研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师群体的智慧,需要植根、深入课堂,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的教研运行机制。
1、“说出我的教学故事”,案例反思研究
学校倡导教师以“说出我的教学故事”为主题,采用案例反思的教研方式。促使教师从“日常教学”转向“反思教学”,形成反思性思维习惯,并不断强化教师欣赏自己、表现自己、评价自己的意识,在反思过程中形成恰当的积极的自我反思意识。
2、“课题研究”,引发同伴互助
中关村一小始终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强师”之路。现已初步构建多级课题网络,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并已取得较好的成绩。
3、“教师论坛”,展现教师风采
学校在每学期末举行“教师论坛”、“教学沙龙”等活动,教师进行现身说法,谈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收获与体会。大家在小组交流中,介绍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民主的研究氛围中,深化教师对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三、 笃行,提高执教能力
1、 “教学日”,锻炼队伍
中关村一小开展的“教学日”活动,提出“说、上、评”三课制度。我们在教研活动中设置了由精品课、教研课、常态课三个不同层次的研讨体例。精品课展示优秀教师的 先进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研课主题明确,采用集体备课制,或一人上一课,众人研讨,或多人上一课,博采众长。常态课旨在提供“真实自我”的课堂,发现 课堂中潜在的真实问题,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共享成果。
2、 “新课改”,培养名师
近年来中关村一小成功举办了系列课改活动:“新课程新在哪儿”、“老课新上”和“全国主体教育年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等大型活动,从中锻炼出了一批名师。
3、“校本课程”,彰显特色
学校将数学教学的传统优势,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提升,通过编写校本教材《数学花园》给教师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
4、“发展手册”,记录足迹
为了记录教师成长的足迹,每位教师建立了每学年度的专业发展手册。其内容包括:个人发展计划、教育教学理念、班级管理设想、课题研究、论文、精彩教案、反 思、辅导学生获奖情况及其它个性化内容。每位教师在成长档案袋中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及时反思自己的日常工作,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实现了教师评价由 鉴定性向激励性、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