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1 22:35:04
上海市大风车幼儿园 孙蓓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已不仅需要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更需要具有主动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下一代接班人。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就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儿童发展自己的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用正确的儿童观,引导幼儿去探索未来的世界,不断激励孩子大胆去尝试,放手让幼儿独立地活动,支持幼儿的寻求和探索,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那么,如何真正做到支持幼儿的寻求和探索呢?作为老师,一定具有方方面面的方法与策略。例如创设环境、设疑以及适当的引导等等,这些方法与策略确实能够在适当的时机,为支持幼儿的探索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儿童百种语言》一书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就是瑞吉欧在谈到幼儿教师的角色时喜欢的一句隐喻——“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这句话看似简单、平常,但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含义。其意义是指教师倾听、关注幼儿,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因此我认为一切支持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行为——关注,通过观察、倾听、参与幼儿的探索过程,掌握幼儿探索活动的脉搏,把握幼儿探索活动的方向。关注是教师支持幼儿的重要体现。
一、全面的关注是创设环境的源泉。
创设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更好地发展。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在孩子的探索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怎样创设环境,创设怎样的环境,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全面的关注是创设环境的源泉。孩子的兴趣是探索活动的最大动机,“兴趣是个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指引注意流下来。”孩子们会动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孩子的兴趣在哪里?这就是要教师全面关注班中每个孩子,找到他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口,为孩子创设真正属于他们的环境。例如,本学期开学,我觉得孩子们一下子对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兴趣,如蚂蚁、车辆、等等。所以决定成立“研究小组”,对孩子喜欢、感兴趣的问题分组展开研究。当我问“谁愿意来研究蚂蚁”时,全班孩子都兴奋地举起了小手,热情高涨。此时,我果断地将“蚂蚁”这个主题列为全班幼儿一起研究的内容。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关注下真正被调动起来了。第二天,就有各种有关蚂蚁的书籍带来,甚至是请爸爸妈妈从网上下载的文字、图片等,制成一本本精美的小书,供全班共享。这些行为是自发的,是老师支持幼儿探索的结果,更是老师关注了孩子感兴趣的问题的结果。
二、细致的关注是巧妙质疑的依据。
当孩子与探索的环境交互作用时,教师的质疑能够引起幼儿新一轮的刺激和发现,从而掀起幼儿再探索的高潮。然而,不是每一种质疑都能引起孩子的心理冲突的,只有细致地关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设计出有“让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效果的疑问。例如,在溶解的游戏中,一开始我并没有仔细地关注孩子探究到何种程度,只是一味地凭着孩子们中班时的活动情况,简单地引导孩子发现:“哪些东西能够溶解,哪些东西不能够溶解?”然而,事实却告诉我我的质疑不但没能激起孩子新一轮的探索,反而将孩子带进了“死路”,孩子们只会从溶解的结果中去分析活动,从不注重溶解过程的奥秘,与活动的目的大相径庭,而溶解的过程又是多么的神奇。因此,我开始学着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从关注中,我发现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他们对“是否溶解”的问题早已有实践经验,他们的兴趣点在与如何让物质溶解。因此,我在活动中设疑:“怎样使溶解慢的东西溶解加快呢?”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想出了形形色色的方法,更使溶解的活动得以延伸。可见,关注对于教师的设疑是多么地重要。
三、理性地关注是适时引导的前提。
幼儿的主体意识、活动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要积极投入到不同的活动中,细心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提醒与指导。适时的关键在于“适”,什么时候才是适当的时机呢?这就需要教师理性地关注幼儿,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在“钉纽扣”的活动中,幼儿首先要过的是“穿线关”。我让幼儿探索穿线的各种方法。夏嘉程是一个个性爽朗的男孩,他喜欢钉纽扣,却不会穿线。我关注了他的活动过程。第一次,他怎么也穿不进,来向我求助,我让他再试试;第二次,他又向我求助,我也没有帮助他,鼓励他,相信他;第三次,他又跑到我的面前,显示出一脸的无奈。我提示他看看女孩们是怎样穿线的,终于,他兴奋地向我展示他的“战利品”,并告诉我穿线要借助于水把线捻起来。对于夏嘉程的活动,我没有直接告诉他方法,而是在他将要放弃的时候,提示他想办法解决困难。也因为老师理性的关注,才能够抓住介入的最佳时机,进行引导。
总之,教师要有强烈的关注意向和科学的关注态度,要以欣赏、忍耐、研究的态度去关注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的行为,理解幼儿的行为。关注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应不同层次的幼儿,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幼儿自主活动的进展如何,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情感态度认知水平、个别差异等,以提供适时、适度的指导。正如蒙特梭利提出的,成人要放下身段,跟随孩子,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的成长路途中适时相扶,让孩子成为勇敢、自信、主动的个体。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