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7-01 22:05:17
班内很多的孩子自立能力都比较差,因为家庭环境非常优越就出现父母及保姆包办代替的的现象。班内的尧尧,是新来的插班生,在家里也是娇生惯养,保姆事事都帮他做,生活自立能力较差,也因为年龄是班内最小的所以老师和小朋友就都多关心多呵护他一点。但是自从到了幼儿园,孩子的变化很大,以前可能家里人没有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凡是相信孩子做不好,孩子也缺乏自信心,所以一切都依赖别人来帮他做。但是到了幼儿园,尧尧看到大部分小朋友的衣服、鞋子都能自己穿,经常达到老师的表扬,他非常的羡慕,也想努力的为自己服务,达到老师的赞同。于是孩子也很努力的准备做好每一件事情,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孩子有这样的一个竞争的环境,有老师和小朋友向他投去信任的目光,孩子知道相信他能把事情做好。从3-4岁起,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迫切地要求表现自己,产生强烈的“我自己来”的愿望。但是他们的自理能力较弱,还需要老师和家长正确的引导,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他们提供可行的方法,逐步让他们学会自理。
首先是激发兴趣,让孩子有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自主自觉地学会自理。例如让孩子养成餐后擦嘴的习惯。我们为孩子设计“蒙面大盗”游戏,让孩子拿着餐巾纸蒙面表演“大盗”。孩子们会很感兴趣,吃完饭都会争先恐后地表演,接着就可以教导孩子饭后擦嘴,练习几次之后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饭后擦嘴的好习惯。
其次,给孩子提供方便操作的方法。利用配合儿歌和顺口溜的形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穿裤子,我们用教儿歌的方式让孩子学习穿裤子的要领:“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仔细看,再把两脚钻山洞,一只脚钻一个洞,比比哪只先出洞。”孩子们把儿歌记住了,穿裤子的技能也逐渐学会了。让孩子自己叠衣服:“左右关门要对齐,中间弯腰折一起,两边小手要抓紧,放进衣柜真整齐。”在儿歌的引导下,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锻炼自理能力。这些方式也可用在家庭教育中,一方面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巩固,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出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处理能力。
第三,贵在坚持,养成习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反复操作、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方面,家长应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
第四,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包办代替。要多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整理玩具,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儿童动手能力强于智力发育。”
有了老师的信任他才会更有信心面对挑战。现在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加强了,对于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再需要老师的帮助了,在家里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孩子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他们回来后看到孩子有这么大的进步都非常的感动。我们看着孩子的进步也深感慰。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