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26 21:35:33
古埃及,印度,中国,古巴比伦;
古埃及(前3100年-前30年),
注意,现在的埃及人并不是古埃及人的后裔,所以叫“古”埃及,
现在的埃及人是公元七世纪时的阿拉伯人,而在前59年是古埃及已经是罗马帝国的附属国了,并于公元前30年归入罗马帝国的版图之内了,而古埃及的版图比现在的埃及大很多,几乎整个尼罗河流域都是古埃及的版图,而在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希腊皇帝)大帝占领埃及,病死,部将托密勒(一世)成为古埃及皇帝(法老),到埃及艳后约300多年时间称之为希腊时代或者叫托密勒时代。
古印度(前2500年-前1500年)
起源于恒河沿岸,发展于印度近阿富汗的印度河地区。
古印度人自称「波维多国」,活动范围在印度河一代,雅利安移民非常清楚自己和当地黑土著在肤色上的差别,称土著为达塞人,即奴隶。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故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从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即签上(婆罗门)、武士贵族(刹帝利)和农民(吠舍)组成。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达塞人。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征服者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印度河梵文叫「信度」,波斯人称此地为「欣度」,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將印度河流域称为「印度斯」(Indus),一直沿用至今。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實在當之無愧。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苏美尔几乎和古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在泥胚上,然后把泥胚烘干,成为泥板。由于这种文字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公元前2007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是两河流域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个国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汉穆拉比。汉穆拉比用武力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他个人集宗教、军事、行政、司法和水利建设等各种大权于一身。为了更有效的统治自己的国家,他颁布了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法典共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完备成文的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在汉穆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喀西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人推翻勒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的帝国也是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历史上称为“新巴比伦王国”。这个王国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打到鼎盛。尼布甲尼撒曾两次攻陷耶路撒冷,毁灭犹太王国,把大批犹太人当奴隶押往巴比伦。这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之囚”。尼布甲尼撒还下令重建巴比伦城,在城内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重建后的巴比伦城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此后,古代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完整的国家。
华夏文明(前2984)
华夏文明发祥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当时有黄帝,炎帝和蚩尤三大集团,最后
黄帝和炎帝打败了蚩尤,将蚩尤的人民成为“黎民”,所以“黎民百姓”是不同的人,但现在没有区别,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1820年时我国国土面积1300万公里,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随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甲午海战(1894-1895)我国赔偿日本20000万两白银,割让台湾(已归还),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我国赔偿45000万两白银,瑷晖条约割让144万公里给沙俄(外兴安岭,库页岛,海参威等地)(已为俄罗斯国土),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民国建立,1937年爆发抗日战争,1945年爆发解放战争,共和国建立,后蒙古(156晚公里)独立,而台湾则至今还与大陆分庭抗礼。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