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儿童心理 > 正文

宝宝被八种征兆紧张侵袭

来源:网络 2009-06-23 00:12:27

说两句

  八种征兆,宝宝正被紧张侵袭

  睡眠

  如果睡眠一向正常的孩子突然难以入睡了,经常在半夜醒来后哭闹,或反常地特别嗜睡,那么很可能他正承受着对他而言难以承受的心理紧张。这类压力可能直接源自他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如他不能适应和父母分开睡,或换了一张他感到陌生的床等),也可能间接来自于其他因素(如父母吵架、遭到大人斥责等)。

  食欲

  长期的食欲减退可能会导致孩子不爱吃饭甚至拒绝吃饭,如果出现厌食而又找不到肠胃或消化方面的问题,这很可能是宝宝的情绪出了问题。

  敏感

  原本性格随和的孩子突然变得异常敏感,如:当他正在用积木搭建一座大楼并即将完工时,却突然倒塌了,他可能会失望甚至绝望地大声叫骂、号哭起来,那么这很可能就是精神紧张所引发的神经质表现。

  行为

  语言能力有限的婴幼儿排遣压力的最常见手段便是通过咬、打、激怒或欺负玩伴等攻击性行为。这种下意识的准暴力可能源于其内心的强大压力。

  性情

  如果一向热爱幼儿园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赖在床上不起,借口说我今天肚子痛、头疼,不想去了,或突然与幼儿园里最要好的小朋友疏远甚至不再理睬他,此时孩子必定心中有着巨大的烦恼。

  恐惧

  孩子怕动物园里的毒蛇、猛兽倒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如果他既害怕一个人独睡又害怕所有的陌生人,既害怕上幼儿园又害怕参加游戏竞赛,那么就一定不是正常事了---原因很简单: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恐惧感极可能与其内心的不安定情绪息息相关。

  谎话

  如果孩子突然谎话连连,如:前天假装生病,昨天谎称别的小伙伴拥有了什么新玩具以敦促父母也为其购买等等,那么理应引起父母的注意。要知道,如果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撒谎,这可能是因为他正经受着太多的压力。

  哭泣

  通常宝宝哭泣是由于饥饿、疼痛、疲劳或其他类型的不适,但如果一个本来不大爱哭的孩子变得动不动就泪眼汪汪,那么这也许是他正遭受心理折磨的一个信号,而且他还下意识地将哭泣当作减轻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父母要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孩子有时有小病小痛,父母给他处理一下就行,不一定非要上医院,这时,父母扮演的是家庭医生角色。但从全面来讲,父母扮演家庭医生这个角色,不仅要医治孩子身体上的小病小痛,还要医治孩子心理上的小病小痛,也就是说父母要扮演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角色。

  通过反射情感的方法,安抚委屈的孩子

  孩子受到委屈时,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当孩子向你表达某种感受时,你可用孩子的原话表示你对他的理解。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作反射情感。

  如,小勇从幼儿园回家后,一直不高兴,妈妈问他出了什么事,小勇说:今天下午,明明不是我打刘娟的,可是老师硬说是我打的,真气人!这时,我们可以接着说:明明不是你打的,老师硬说是你打的,是气人!小勇觉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边的,气也就慢慢地消了。

  又如,孩子告诉妈妈:今天上课时我一直举手,可是牛老师就是不叫我回答问题。这时,我们可以这样说:是啊,一直举手不得回答问题,心里一定不好受!。

  父母用孩子的原话,把孩子的情感反射出来或者将孩子潜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使抑郁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孩子的情绪便会趋向平静。

  相反,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一个劲地追问:老师对你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对老师说清楚?!你怎么这么蠢?!

  这种追问和责备,只会火上浇油,使孩子越加感到不满和委屈,使孩子负性情绪的能量成倍地增长,这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各种情绪的自然流露

  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他们的情绪是毫无掩饰的,敢爱敢恨敢说敢笑,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会使得孩子的各种情绪能量得到及时的宣泄,这当然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他们这些情绪的自然流露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只要不扰乱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伤及别人,就没有什么对和错之分。孩子情绪的自然流露应该得到鼓励,而不是压抑。发脾气、反抗行为、哭泣、大声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当然,这里所提倡的情绪宣泄,与以哭闹为手段去达到某种不合理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有的年轻父母或者不了解情绪自然流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意义,或者缺乏相应的耐心,他们往往不允许孩子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了不良的情绪时,他们强行地让孩子自我压抑,甚至有的父母还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式压抑孩子的情绪的自然流露。有的男孩心里难过时大哭不已,往往会遭致父母们的讥笑或者斥责:男子汉也哭,羞!羞!!羞!!!、男子汉要坚强,不许哭!如果长期地经常这样压抑自己或者受到压抑,最终将会使孩子不堪重负,而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态发展。孩子的残忍行为、强迫行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等等,很多时候就是其内心的紧张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或者正当的宣泄而造成的。

  宝宝的心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载体。周围的环境事物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这一变化是令宝宝欣喜的事物,宝宝会马上被吸引过去;同样,一旦这些变化是令宝宝觉得难以接受的事物,宝宝就会以各种情绪变化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情绪表达,其实也反应了宝宝此时的心理状态:焦虑、厌恶、恐惧……

  如何正确调整宝宝这时的心理变化,对于其日后的生活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生活中始终充满了各种变化。因此,当宝宝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千万别只是一味地简单让孩子去适应,还应适当帮助他们,慢慢适应这一变化。

  环境变化1:父母出差

  宝宝的症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宝宝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显得非常焦虑,以至于突然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在父母中的一人出差前,他们会变得不愿离开他们、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爸爸或妈妈一去不复返。

  在爸爸或妈妈离开时则会出现焦虑、抑郁、悲伤、退缩等情况,有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这些都是由于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一般在学龄前比较明显。

  建议:首先应在出差前与孩子进行一次长谈取得他的理解。父母向宝宝说明,爸爸或妈妈出差只是由于工作需要,并不是代表不喜欢宝宝了,而且出差也并不表示去了就不回来了。

  其次,父母出差后应保证每天给孩子打一通电话,表示自己非常想念他,期待早日回来。同时也可询问孩子今天发生的事情,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

  对于宝宝在爸爸或妈妈出差期间的哭闹行为,另一位家长则要注意不要采取单一的冷处理,而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一直哭闹,是否自己忽略了什么。

  例如妈妈原本一直在宝宝睡觉前讲故事给他听,但现在妈妈出差了,就没人给他讲故事了,对此,爸爸要承担起讲故事的责任。此外,当家长出差回来后,要记得给孩子带礼物,表示爸爸或妈妈一直都在关心着宝宝。出差后带回的礼物,可以令孩子觉得爸爸或妈妈出差也是有惊喜的。

  环境变化2:搬家、转学远离好友

  宝宝的症状:情绪低落、话少不愿与人交流。宝宝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有时还会达到异常程度。他们会对新的环境和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的害怕、紧张不安、回避和退缩行为。由于搬家、转学等原因,宝宝离开了他原本熟悉的环境和要好的伙伴,来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那里的小朋友早已互相熟悉并一起玩耍,而宝宝自己则像个局外人一样,这在他心理上肯定会造成影响,直接反应便是不愿意上学、情绪低落,喜欢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出去玩。

  建议:父母应及时发现宝宝的心理变化。在孩子抵触情绪最强烈的时候,不要勉强宝宝,让他先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以各种外界的能引起宝宝兴趣的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引导他参加各种户外或集体活动。若宝宝出现胆怯心理,家长可陪同孩子一起参与玩耍,并将宝宝主动介绍给其他的孩子。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