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19 22:20:22
无论母乳还是牛奶,对婴儿期的小宝宝老说是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如果突然间他喝奶的量大减,爸妈一定非常着急!成长过程中,有些婴儿会出现对吃奶不感兴趣,甚至“厌奶”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其实,厌奶并不是婴儿生长发育中必然会遇到的情况,只是部分婴儿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厌奶”也不是医学中的一种病症。不过,为了解决宝宝的厌奶问题,先要搞清楚他到底属于“生理性厌奶”还是“病理性厌奶”。
1、宝宝病理性厌奶有什么表现
所谓病理性厌奶,就是指孩子因为身体出现某种疾病而不爱喝奶。这时孩子除了厌奶,还会出现其他相应的异常表现,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闹等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以及发热、呕吐、腹泻等疾病表现。这种厌奶非常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而且他们也很容易想到寻求医生的帮助。病理性厌奶非常少见,而且只要治疗好疾病,宝宝就不会再厌奶了。
2、哪些原因会导致宝宝产生生理性厌奶
大多数孩子是在维持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日常生活规律时出现的厌奶。为此,人们称这种厌奶为生理性厌奶。生理性厌奶又可分为真正的生理厌奶和心理厌奶两种。
真正的生理性厌奶指的是因为孩子生理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导致进食后孩子出现不适感觉,从而产生对进食的暂时不感兴趣或抵抗现象。孩子生后4-6个月内,比较容易出现一种导致婴儿频繁哭闹的现象——婴儿肠绞痛。这种现象是由于孩子胃肠蠕动等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而出现的生理性腹痛。还有在孩子出牙时,由于牙龈肿胀,造成吃奶时有不适感,也会产生厌奶。再有,婴儿对牛奶蛋白不耐受或过敏,也会出现因为进食婴儿配方奶粉后腹部不适而不想喝奶。这些现象共同的特点是,孩子进食时会严重哭闹或哭闹加重。
3、怎样避免最常见的心理厌奶
除了孩子自身的问题,我们成人在喂养当中的一些不经意做法,也会使孩子对吃奶,特别是配方奶喂养的兴趣降低,出现进食奶量减少,因此被冠以“厌奶”。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神经系统必将逐渐成熟,表现之一就是对外界事情的兴趣逐渐增强。通常家长在给孩子喂奶或喂辅食时,会说一些“宝宝乖,好好吃饭!”等鼓励孩子好好进食的话语,由于小宝宝还不可能理解家长这些话的含义,只能理解大人发音的动作。因此,如果家长边喂他吃边跟他说话,他也会跟着学舌,就不会专心喝奶了。如果家里的其他人在孩子喝奶时在屋子里来回走动,这些声音也有可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此要避免进食环境过于嘈杂。在孩子喝奶或吃辅食时,为避免让他分心,家长最好不要说话或做其他动作,让他专心地进食。为引导孩子好好吃饭,家长可以自己也吃些东西,或者嚼块口香糖,宝宝也会学着吃起来。
避免用奶瓶喂养的食物味道差异过大。孩子出生后,会很快接受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可是,在孩子3-4个月时,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添加果汁、钙水等味道比母乳或配方奶重很多的液体,而且这些液体也通过奶瓶喂养,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对味道的混淆。孩子会弄不明白,从奶嘴里吸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这次和下次的味道会不一样,而且差别那么大。等到孩子的味觉有所发育时,他们就会作出选择,躲避相对比较淡的奶汁,而等待着你喂他果汁等味道较重的食物。
因为食物味道上的差别而造成的“厌奶”,只能通过调整味道来解决。比如:在配方奶中加些果汁,同时停止用奶瓶喂果汁。等到孩子再次接受配方奶后,再逐渐减少配方奶中添加的果汁量,最后停止添加果汁。为保证孩子仍然能摄取水果中的营养,可以继续给孩子吃果汁或果泥,但要用小勺来喂。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