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18 18:54:42
隐睾症
隐睾症是小男孩的一种先天性疾病。睾丸随着胎儿在母体中成熟,逐渐降入阴囊。当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到两个月的时候,在肾脏的尾端形成睾丸,它和肾脏一样位于脊柱的两侧,腰部肌肉的前方。随着胚胎的发育以及内分泌的作用,睾丸尾端的引带逐渐缩短,睾丸渐渐向阴囊方向移动,4-6个月时,睾丸降入阴囊。如果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侧或双侧睾丸停留于下降过程的某一阶段,胎儿出生时,阴囊内无睾丸,就称为隐睾。
[专家提示]
年轻的父母,当你兴高采烈地看到你们儿子呱呱坠地时,要记住留心检查一下,小宝宝的阴囊内有无睾丸。有的新生儿隐睾在一岁以内仍有自行下降的可能,但如在一岁以后仍未下降的话,则应当引起重视,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检查,千万不要耽误手术良机。
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小儿阴囊部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常出现单侧阴囊逐渐肿大,肿物可呈卵圆形或梨形,触之有弹性和囊性感,一般不疼痛,可有坠胀不适,用手电筒照射肿物有透明感。
在正常情况下,鞘膜囊不与腹膜腔相通,内含有少量液体,鞘膜液的生成与吸收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小儿的鞘膜积液大多与先天因素有关,如果出生后腹膜鞘突闭塞不完全,留有一个细小管道与腹膜腔相通,则腹膜腔内的液体通过细小管道流入鞘膜囊便形成鞘膜积液。
[专家提示]
婴幼儿的鞘膜积液一般不会引起并发症,而且1岁以内腹膜鞘突仍有自行闭合的可能。但如果1岁以后仍然存在,要考虑手术根治,以使睾丸的正常发育有一个比较自由和“凉爽”的环境。
隐匿性阴茎
隐匿性阴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隐匿者,其阴茎体缩藏于下腹壁的皮肤内,凸出外面的只有鸟嘴状的小包皮。如果用手将阴茎皮肤向内挤压,阴茎体就会显露出来,但手稍一放开,阴茎体又回缩了。
儿童阴茎的大小并不相同,有较大的个体差异。隐匿性阴茎患儿由于阴茎体和阴茎皮肤间缺乏正常的结构联系,皮肤和阴茎贴不在一起;也有一部分患儿腹壁、阴囊、会阴等部位皮下脂肪丰富,使阴茎被埋藏于皮下脂肪中,导致阴茎外观短小。隐匿性阴茎与小阴茎不同。隐匿性阴茎仅仅是外观小,阴茎体是正常的。小阴茎是指外观细小,而且阴茎体体积明显小于同龄儿。
[专家提示]
对于患隐匿性阴茎的患儿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否则将影响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的正常发育。年龄小又比较肥胖的孩子,应先进行适当的减肥治疗,随着孩子长大及体型变瘦,有一部分患儿不需要手术。另外,孩子的隐匿阴茎如包皮能容易地上翻暴露阴茎头,也可先观察一段时间,因为这种隐匿性阴茎有可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隐匿性阴茎应行阴茎成形术,而不是行简单的包皮环形切除术。手术一般应在1-2岁进行。
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男孩常见的泌尿生殖道畸形,发生率有明显升高。患有此症的孩子,在出生时就发现外生殖器与正常婴儿不同:阴茎体短小并向腹侧弯曲;阴茎头小而扁平,无包皮包裹,而包皮堆积在阴茎背侧;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部而在阴茎体的腹侧,畸形严重的开口于会阴部,无法站立排尿。阴囊发育不良再加上分裂,外观上就像女婴的大阴唇一样,很容易把男婴误认为是女婴或阴阳人(两性畸形)。的确,严重的尿道下裂同时伴有双侧隐睾,是很难从外观上与两性畸形相区别的,有时还需通过性染色体的鉴定才能区分。
[专家提示]
尿道下裂对孩子将造成严重的生理与心理紊乱,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手术矫治为唯一的有效方法。为避免心理损害,为患儿创造良好而正常的生活前景,一般应该在1岁前完成手术矫治。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是动、静脉血管及输精管与睾丸相连的通路。如果静脉回流受阻,则血液淤积,久之易造成静脉扩张迂曲而形成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发育异常性疾病,可损害睾丸发育,40%成年男性不育是由其导致的。
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关,9岁以前发病率低,1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升高,12岁左右每100名儿童中平均就有7-8名患儿。精索静脉曲张一般发生在左侧,约占80%-98%,两侧者不足20%,单纯发生于右侧极少见。
[专家提示]
精索静脉曲张在儿童多无不适感觉,故常常被忽视。研究还证实,睾丸损害的程度不仅与精索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且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加重。一旦发现孩子阴囊异常应及时就诊,并尽早治疗,使睾丸组织恢复正常发育。对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的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防止不育症的发生。如果精索静脉曲张患儿在成年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只有54%的人能够恢复生育能力。
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在泌尿系统损伤中最常见。由于其解剖特点,男性尿道容易受伤。女性尿道短而直,发生损伤的几率较低。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当会阴部遭受撞击可造成球部尿道损伤。从高处跌下并骑在硬物上,尿道球部被挤压在硬物与耻骨弓之间,会造成典型骑跨伤。如出现疼痛与肿胀、尿道出血、排尿困难、尿外渗等症状则应及时就医。
[专家提示]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尿道损伤急诊处理的能力愈来愈强,但在如何保护好阴茎勃起功能的问题上还有争论。近年来内镜器械的进步,给尿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改善了治疗效果。由于病情不同,治疗上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区别。
尿道口囊肿
在小儿外科门诊中常常可见家长忧心忡忡地带小儿来看阴茎。家长发现孩子的尿道口长了一肿块,急于治疗。经检查,诊断为尿道口囊肿,又称龟头腺囊肿。此囊肿多位于尿道外口周围及包皮系带处,肿块初起为一亮泡,约粟粒至豌豆大小,壁薄,内含透明胶冻样或水样液体。一般无症状。如大的尿道口囊肿可影响排尿,使尿线偏向一侧或散开。极少数继发感染则表面充血、红肿。
[专家提示]
小的囊肿无症状可予以观察,但要防止破溃和感染,大的囊肿需手术切除。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