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12 00:17:47
男孩子的小鸡鸡的问题是个根本的问题,从人一出生就要关注它、保护它。而男婴外生殖器官异常是很容易发觉的,因为这部分所包含的就只有“小鸡鸡”和两则的“蛋蛋”及阴囊而已。在换尿布及洗澡时,仔细地看一看、温柔地摸一摸,比较一下是否对称,很多的问题就可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什么是包皮炎?
包皮是包覆在龟头外的皮肤,具有保护龟头免受感染、刺激的功能,如果包皮或阴茎皮肤呈现红肿、并有黄色分泌物流出,这就是包皮炎,通常需采用抗生素治疗。
危险指数:★★☆☆☆
对抗措施:
一般在4岁以后其内层皮肤会逐渐成熟而与龟头分开,让龟头得见天日。而在这之前的包皮,仅在中央开口提供排尿之用,所以切勿尝试翻下男婴的包皮清洁龟头,只要用清水轻轻洗至包皮无法再翻下时即可。
倘若经常发生包皮炎的症状,则建议手术——即包皮环切术治疗。只是这项手术虽然简单,但是男婴不易照顾伤口,所以医生们除非必要,多不会主动建议,而会在孩子8、9岁以后,才建议进行手术(此时只要局疗麻醉,但在8、9岁前则需全身麻醉)。
什么是包茎?
包茎是由于包皮炎复发而造成包皮出口结疤狭窄,此时可以看到婴儿小便时,包皮全鼓得像球一样,需费力解尿后,包皮才慢慢消下去。这样的情况,常会造成包皮垢发炎化脓及包皮炎,甚至尿道感染等更严重的症状。
危险指数:★★★☆☆
对抗措施:
所以通常建议采用手术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包皮垢在一般不引起感染的情形下,其实是不需要特别处理的。门诊中常见到小男婴在包皮和龟头间有黄白色的肿块,父母常以为是患了什么先天疾病,但大多仅是一块包皮垢而已。
什么是隐匿性阴茎?
隐匿性阴茎,就是正常的阴茎被埋藏于皮下或皮下脂肪之中,因而从外表看来阴茎非常短小。如果婴儿长到5—6岁,阴茎仍未见明显增大,看上去只像一个突起的小丘,其上为柔软的皮管,前端开口细如针孔,虽然排尿还算正常,但排尿时则皮管增大。
危险指数:★★☆☆☆
对抗措施:
发生的原因通常有两种:第一由于小儿过于肥胖,阴茎埋藏在脂肪层内,外露的部分较小。这种隐匿性阴茎在小儿出生时尚属正常,但在生长过程中进食过多,运动量较少,一旦脂肪积累,阴茎就渐渐隐埋皮下。对这种情况,只要在青春期发育时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而减肥后,情况就会好转,所以不需要治疗。第二由于阴茎在发育时,腹部皮肤没有紧贴阴茎向前延伸,而是直接连接到阴茎头的冠状沟部,这时只是见到露在皮肤外的阴茎头或一些包皮皱褶,故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时装中的蝙蝠袖,而阴茎体被埋于皮下。这种情况需要做手术,把阴茎流离出来,将皮肤紧包在阴茎上,使之形成一个圆柱状的阴茎,这样,原来发育正常的阴茎就会还其真面目了。
什么是隐睾症?
睾丸是由胎儿时期便在孩子的腹腔中逐渐发育、下降,待到出生前后,才各就各位地进入阴囊定居,倘若没有进入阴囊,便是所谓的隐睾症。据统计,出生时有1%-2%的男婴会患有隐睾症,而其中90%的属于单侧的隐睾。出生后,睾丸仍会继续下降,至1岁左右,隐睾症发生率则约为1%。
隐睾与睾丸癌有显著关连--有1/3睾丸癌患者有隐睾的病史,因为阴囊的温度会比体温低0.5-1度,而温度高的腹腔将使睾丸无法产生精子,并且容易致癌。此外,早产儿也较容易有隐睾症(约20%),还有一项统计是,睾丸停留在腹腔者,10岁后得睾丸癌的机率约1/20,而若在腹股沟一带者,则为1/80左右。
危险指数:★★★☆☆
对抗措施:
男婴在周岁前发现隐睾,应先让医生检查,大部分可在腹股沟一带触摸到。若摸不到,则会施以其他超声波、放射线检查加以定位。前面说过,出生到1岁期间,睾丸仍会继续下降,故在1岁前的隐睾,可观察等待,超过1岁则应考虑手术,最迟不能晚于1岁半手术,否则会使睾丸制造精子的能力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到了3、4岁则睾丸将整个纤维化,此时即使手术后,睾丸也无用武之地。隐睾并不会阻碍男性激素的产生,只是随着治疗时间延误,制造精子能力将日渐降低而致癌机会反而渐增,若超过10岁发现的隐睾则建议切除。
隐睾的手术治疗就是将停留在半途的睾丸往下拉至阴囊中固定,绝大多数都可一次治愈,但有些腹腔内隐睾症,手术必须分成两阶段才能成功地将睾丸固定。隐睾症的延误,往往是父母亲的疏忽造成,所以帮小男婴洗澡时,请记得至少要有一次完整地摸到两颗质地、大小相当的蛋蛋在阴囊内,只要有疑问,一定要尽早给医生检查。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