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10 22:39:24
你的小宝宝还不会说话吗?千万别小瞧他,虽然说不出来,他却能听懂。他能明白的意思可比你想象的多得多。你不想让孩子听的话,记住,千万别在他面前说。
很多人都认为一岁的宝宝还不会说话,理解力自然有限,所以毫不避忌地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们的事,反正他们也听不懂。真的是这样吗?
一岁的孩子还不能离开成人的贴身照顾,除非他们睡着了,照顾他们的人简直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这也造成了背着孩子说话的机会有限。加上许多人对宝宝的过低估计,实际上,你在当着宝宝的面议论他呢,若是赞赏还好,若你说的话不想让宝宝知道,还是别当着他们的面说为好,若你以为宝宝说不出来就一定听不明白,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宝宝的理解力比你想象的强多了。
许多夫妇都习惯在吃晚餐时进行交流,谈论白天发生的事,当然也一定会说到宝宝这一天干了什么。很多妈妈一遇到其他宝宝的妈妈,更是找到了谈话的对象,若是人家的宝宝恰好和自己孩子的年龄一样,说起你家宝宝吃饭怎么样,我家孩子脾气如何,简直像个经验交流会,而且“当事人”往往在场,毫无顾忌。下次你再说起自己的孩子,可要注意措词,宝宝就在边上听着呢。
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之间有很大差异,他们能说的词语有限,但他们听懂的词语却远远超过他们会说的,小宝宝听懂复杂谈话的时间比爸爸妈妈想象的时间要早得多。他们能很清楚地理解爸爸妈妈谈话的内容。
大约4个半月,宝宝就能识别自己的名字,当你在谈话中提到他们的名字,宝宝就会对你的话给以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小脑瓜已经知道你在说他了。一到14个月,宝宝简直成了识别社交暗示的高手:妈妈生气时,声音就会不由自主地提高,有时还气得全身发抖,呼吸急促;若心情愉快,自然呼吸平静,语气温柔,行动疏缓。宝宝在察言观色中知道了妈妈是高兴还是生气呢。
换句话说,无论你说什么,孩子都能发掘到深层的语意。比如,爸妈在给小宝宝换纸尿裤时可能会抱怨“哦,臭死了。”但心里想的却是宝宝真可爱,她又拉了,那么,宝宝听到的一定是很轻快的语气。若你真的为此感到沮丧和气恼,宝宝也会把“气愤”和你的语调联系起来。
大部分1岁的宝宝知道50个左右的词语,一般先是那些发音简单,而且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名词,例如妈妈、爸爸等。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们学会一些动词,如抱抱、亲亲等,之后他们能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句子中的词。
在18到21个月,孩子们突然进入了专家们指称的“语言爆炸”期,在此阶段,他们一天中平均学会9个词,而且开始明白词在句中的顺序是如何影响句子的意思的。这一旦开始,他们所能领会的意思就不仅是你在说他们什么,而是你在说什么了。
举个例子说,有一天你那20个月的宝宝听到你抱怨他淘气,因为他揪了小狗的耳朵,他马上就会识别出你在说他的名字,而且还说到“小狗”,同时,他也知道你认为他做的不对。
既然这样,当孩子们在房间的时候,我们就要省略掉很多想说的话吗?其实不必,从某种程度上说,聚精会神对孩子们有好处。当父母在亲切地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也会喜欢那个话题,说话时不要总像孩子不在屋里似的,把他们当成一个局外人。如果你在谈话时也让孩子加入进来,这会加强孩子的语言和交际能力,比单纯让他们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要好。比如你和伴侣在谈论头天晚上孩子做的事情时,你可以试着问问孩子“宝贝,你愿意告诉爸爸昨天晚上我们玩什么了吗?”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当你在否定孩子的某些行为时,最好别当着孩子的面说。假如你的宝宝听你说“贝贝脾气真大”或者“贝贝太淘气了”等句子时,他可能会记住你说的词,虽然他还不能理解,但等他长大一点,他就会解读你的词汇了。对这方面的研究证明,孩子甚至可以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学会一个词或短语,因为他们会在日后将这个词或短语与它的意义联系起来。所以,假如一个孩子总听到大人管他叫“小暴君”,当他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后,他可能就会把这个词当成自己的一个标签,认为自己就是个“暴君”。
假如父母在孩子面前谈论他们,这是不是一种严重伤害?当然不能这么说,但在说话时还是小心点好,假如你不愿听别人在你面前说什么,你就不要在你的孩子面前说,记住一句话,不管孩子有多小,他也是一个人。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