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自网络 2009-06-08 13:03:49
没有任何女人愿意当黄脸婆,即使怀了孕也不例外。我想很多准妈妈都希望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哇!你都没什么变耶”或是“你怎么怀孕了还是那么漂亮”等。其实除了把肚子里的宝宝照顾好,随着怀孕后体形的改变,除了选对让自己舒适的衣着外,谁说妈咪不能爱漂亮?利用怀孕期间做最美的打扮,你的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衣着篇
女为悦己者容,好好的打扮自己,别人看起来赏心悦目,也可以使自己的心情更愉快。在穿着上,别怕人知道你是带球走路,要走得更骄傲有型。
孕妇裤是一定要有的,我买了很多款式,全长的、七分的都有,你可以看怀孕时的月份,天冷就穿全长,天热就穿七分裤,颜色最好是黑色、白色、米色等搭配性强的,由于这种裤子的腰间都有弹性极大的松紧带,所以可以从怀孕初期穿到生产前,甚至连产后身材尚未恢复时都还可以穿,非常实用。当然,如果喜欢穿裙子,也有附松紧带的,有长有短,夏天的话,穿起来会很凉快舒适。像我很爱一种弹性很好的迷你裙,直到怀孕七个月还在穿,只要搭配黑色袜子或长靴就很好看,而且生产之后,因为是喜欢的款式,还是可以一直穿。
另外我也要分享一个心得,我自己在怀孕的服装上一直坚守“经济实惠”的原则,就像你也知道的,怀孕就是只有十个月,生完小孩根本不会再穿这类的衣服,如果有姊妹或好友的传承那是再好不过的,但像我自己到现在都保留得好好的,因为有计划再生第二个贝比,所以建议你不要花太多钱买孕妇装,到最后你会发现花了很多冤枉钱,实穿的机会少之又少。贝比的衣服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建议在确定宝宝是男是女之后,再“精确”地帮他挑选东西,免得怀孕初期兴奋地买了一堆东西,发现根本不适合出生后的宝宝。还有因为听老人家说让孩子穿别人穿过的衣服会比较好带,在怀孕后期我也会跟好朋友要一些他们小孩穿过的衣服,这不但是个非常温馨的习俗,相对也为爸爸妈妈省下很多开支呢!
内衣篇
内衣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换,我的罩杯从B变成E,并不是一下子就升级的,所以当发现胸罩太紧时,就应该更换了。怀孕时穿的内衣最好选择哺乳型的,日后生产完,可以方便喂奶。
至于如何挑选胸罩,你可以参考以下:
怀孕到第六个月时,乳房会明显胀大,挑选舒适的内衣很重要,尺寸稍大一点,可以为未来预留空间。
蕾丝或有钢丝的胸罩有时会造成皮肤过敏,怀孕时最好还是挑选棉质的,以免穿戴时不舒服。
举起双手,或把肩头耸一耸,看肩带会不会紧紧的贴着身体,让你喘不过气。
如果你有哺乳计划,不妨先买两套哺乳型胸罩,就是那种前开放式的设计。
整体造形篇
怎么做最美的孕妇?这个问题问我就对了,因为我绝不让自己和黄脸婆画上等号。怀孕七个月时,我还穿迷你裙,搭配厚的黑色裤袜,即使体重飙涨了许多,但看起来就是不会太臃肿。
一般传统的孕妇装,不是样式不够时尚,要不就是价钱太贵。我觉得可以自己寻找可爱的娃娃装,或是买大尺码的裤子、裙子,像平时一样搭配打扮。穿上有松紧带的裤子或裙子,再搭配宽松的T恤或上衣,看起来就很有时尚感。
娃娃装,伞状、高腰的上衣,无论用来搭配裙子、裤子都很适合,夏天的时候可以穿七分裤。其实孕妇装不怎么分春夏秋冬,只是质料有差别,夏天时要透气,冬天时要保暖,颜色方面则可以视个人喜好和适合来搭配。
除了娃娃装以外,也可以穿一些不是那么合身的onepiece洋装,然后外面再搭一件披巾,披的时候遮遮肚子,视觉效果也不错。我所谓的洋装并不是孕妇装,到怀孕后期,如果还是想显露身体的曲线,就要选择弹性好的。
鞋子篇
至于鞋子,高跟鞋不是不能穿,但鞋跟最好不要太高,说真的,我们毕竟要让人家知道是孕妇,有时候走在路上,别人才会留意到你、礼让你,这是保护肚里小贝比不要突然受到意外撞击的方式。
体重增加概念&食补小常识
怀孕越来越有感觉时,我发现“饥饿”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生活。从怀孕三个月开始,每餐我可以吃两碗白饭,饭后再吃水果,接下来再吃两个面包、配牛奶,或边看电视边吃东西。宵夜更是少不了,有时半夜肚子咕噜咕噜叫,还会爬起来到厨房冲杯麦片,胃口实在太好了。
可是我觉得这是生物本能,为了胎儿,下意识的就想多吃来储存养分,所以也没刻意去控制体重。不过和大部分孕妇相比,我真的胖很多,像我比贾永婕早怀孕一个月,她才胖四公斤,我却胖了十公斤,而且都没胖到儿子身上。
体重该增加多少
整个怀孕的过程,体重增加最好在10~14公斤左右。怀孕四个月,体重只需增加1~2公斤,在怀孕两个月时如果你发现自己重了不少,就要小心喔!因为这个时候都是胖在你身上,而不是宝宝身上。
食补小常识
准妈妈们从怀孕两个月后,在饮食方面就要遵循“均衡营养”的原则。除了做到饮食均衡之外,可以每天再补充300~500大卡的热量、25克的蛋白质、800毫克的钙质、0.4毫克的叶酸及40毫克的铁质。这些营养补充如果不确定是否能在食物中获得,也可以征询医师的意见,吃点营养补充品。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