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妈妈宝宝 作者:洛琳 2009-06-02 11:34:14
什么是会阴切开术?
亚东纪念医院产科主任林显明指出,会阴指的是阴道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当婴儿的头快露出阴道口时,在会阴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开会阴,使产道口变宽,以便利胎儿的产出,这就是所谓的会阴切开术。
执行时机
宜兰县五结乡卫生所医师郑钦火表示,医师在看到胎头快露出阴道口时,就会在第一时间判断宝宝大不大,会不会造成会阴严重撕裂等因素,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施行会阴切开术;如果医师判断产程很顺利,即使不剪会阴,撕裂的伤口也不大时,就可避免手术。
会阴切开是常规步骤?
究竟生产时会阴该不该切?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部分持赞成意见的医师认为,国内妇女骨盆腔小、外阴较紧,会阴切开术有助于早点结束产程、预防自然撕裂的伤口不平整;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医师则认为,自然生产本来就要慢慢来,只要多一点耐心等待,会阴的延展性自然会表现出来。
但是不论正反双方的意见如何有力,会阴切开术在某些不顺利的生产过程中,的确扮演了重要的辅助角色。
但是另一个问题的症结点在于,这么高的手术发生率,实属适当的医疗的处置,还是过度的医疗介入?
在手术比例如此高的情况下,我们实在很难不去联想,会阴切开术到底是协助生产的方式,或是被列入生产的常规步骤?
有部分医师认为生产时反正会阴都会裂,干脆先划上一刀,这样不但可以缩短产程,切开的伤口也比较平整、较好修补。或许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会阴切开渐渐变成了国内生产的常规步骤。
但为人诟病的是,国内妇女生产时被切开会阴通常不会被事先告知,在女性最痛苦的时刻,在最私密的器官上被划上一刀,却往往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
会阴裂伤的程度
分为四度
第一度:伤及阴道粘膜。
第二度:伤及阴道粘膜及粘膜下软组织者。
第三度:伤及肛门扩约肌者。
第四度:伤及直肠粘膜。
何时缝合?
胎儿生出后,即可进行修补手术。
一般来说,二度撕裂伤才需要缝补伤口,但要视医师判断而定,有时虽然只有一度裂伤,但医师认为有需要时还是会加以缝补。
如厕怎么办?
(1)如果没有造成严重撕裂伤,产妇可以正常如厕,只是前几天伤口会疼痛,要稍加忍耐,并且要留意清洁问题,以避免细菌感染。
(2)如果撕裂程度已经影响到尿道(伤口向上撕裂),造成排尿上的不便,就可能需要导尿。
何时拆线?
林显明医师表示,会阴修补手术利用的是可被人体吸收的缝线,所以没有所谓拆线的问题,一般来说,伤口约一星期左右就会愈合,但缝线被人体吸收的速度没有那么快。
伤口多久才会恢复?
一般不严重的伤口约3~4天就不会痛了,而且阴道附近供血充足,只要没有被细菌感染,大约一星期左右伤口就可以愈合了。
后遗症
对女性产后尿失禁的影响
郑钦火医师指出,无论生产时会阴是否切开,宝宝同样都会经过产道,至于会不会影响产后尿失禁的问题,其实和产妇的骨盆大小、宝宝大小、产程快慢等因素有关。
如果生产过程长,宝宝待在产道的时间久,阴道被撑开的时间也久,就比较容易导致产后尿失禁的发生,这和会阴切开与否没有绝对的关系。
对日后性交疼痛的影响
生产时撕裂的伤口会影响性交疼痛,是因为缝合后的疤痕跟柔软的阴部相比,它是比较硬的纤维化组织,性交时,彼此牵扯就容易造成疼痛。
如果会阴切开或撕裂的伤口较平整,修补后没有愈合不良的疤痕,就不会有问题;反之,如果伤口乱七八糟,医师又没有修补好,在疤痕互相交错牵扯下,就很有可能发生性交疼痛的状况。
伤口对生产第二胎的影响
会阴部位的血液循环很好,血流量很充足,所以伤口愈合的能力非常好,不至于会影响到第二胎的生产。
术后保养须知
饮食:
1.多摄取高纤食物,以避免便秘。如果妇女产后便秘,在解便时太过用力容易造成伤口再度裂伤。
2.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3.多补充水分,每天喝足2000cc。
自我照顾:
1.如厕后冲洗:妇女生产完,大小便之后都应该用水冲洗会阴,如同用卫生纸擦拭一般,要由前往后冲洗,才能避免细菌感染。
2.保持伤口干燥:如厕、洗完澡后,用面纸轻拍会阴部,保持伤口的干燥与清洁。
3.切忌用力:不要用力解便,以避免缝补的伤口再裂开。
4.勿提重物:产后1个月内,不要提举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费体力的家事和运动。
5.避免性行为:产后6周内,应该避免性行为的发生。
6.肿痛可用优典:裂伤较严重且伤口肿痛者,可以在水中加入优碘坐浴,或用烤灯加快复原速度。(优碘可以杀菌,温水和烤灯则以高温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会阴切开的小妙方
郑钦火医师指出怀孕期间只要稍加控制饮食、避免胎儿过大,并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使产程较为顺利,也可以减少会阴被切的机率。
建议:
1.妇女怀孕5~6个月要少吃淀粉类食物,并增加蛋白质的摄取,可以减少体重增加的速度、避免宝宝过大。
2.多散步、爬楼梯和练习拉梅兹呼吸法等,都可以加强肌力,帮助生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