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ubaojie 2009-05-23 22:01:47
居家护理
1.宝宝所吃的食物宜温凉,不可太热、太硬,以免损伤黏膜引起发炎。
2.要给宝宝多喝水,保持口腔的清洁和湿润。
3.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或1%~3%的过氧化氢液定时为宝宝清洁口腔,防止发生细菌感染。
4.观察宝宝的口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等情况,有无表层剥脱、进食疼痛及流涎等症状。
2.鹅口疮
鹅口疮是婴幼儿时期宝宝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常表现为口腔里生成白色的假膜,有时假膜白得像雪一样,所以也称为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多发生于口腔不清洁或营养不良的宝宝。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或者宝宝平时接触了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等,都能感染鹅口疮。
另外,宝宝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宝宝便爱咬手指、玩具等,这样就容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从而引起感染。
症状表现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的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擦去斑膜后,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
2.感染较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宝宝也没有明显的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感染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治疗要点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比较显著。症状严重的宝宝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也可用每毫升含制霉菌素5~10万单位的液体涂局部,每天3次,涂药时不要吃奶或喝水,最好在吃奶以后涂药,以免冲掉口腔中的药物。
居家护理
1.保持卫生
母亲喂奶前应该洗手并用温水擦干净自己的奶头,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