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舜网-都市女报 2008-12-10 17:09:13
对待孩子学画要有正确心态
在采访中发现,孩子有美术才能,家长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态度:
1.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是“天才的画家”,放纵并满足孩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种行为会使孩子养成骄傲自满的心理而不再上进。
2.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剥夺孩子的各种爱好和游戏时间,一心让孩子学画。违背了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挫伤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畏惧绘画,产生烦燥、厌恶的情绪。
3.对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不理不睬,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学弹琴、学认字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硬逼着孩子做他不感兴趣的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珍惜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循循善诱,给予正确的指导,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美术能力。
家长的表现哪一种好呢?回答肯定是第四种。
美术教师尹文文介绍道,学习画画其实是一个学习观察生活的过程。家长虽然没办法教给孩子绘画的技巧,但是却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观察的习惯。例如当孩子提出要画鱼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鱼”的造型,一起上网找一些鱼的图片,对照理解。比如有的小鱼身体长长的,有的身体圆圆的,还有的身体是三角形的……这些简单的形状在孩子的心里很简单,他们不会有“不会画”感觉,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被建立起来。然后,家长可以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鱼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比如眼睛、嘴巴、尾巴、鱼鳍等,都在什么部位和大概的形态,再试着让孩子画画。“就好像我们小时候虽然有很多不会的字,老师也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反而只教会我使用字典一样。”尹文文说,“孩子学会观察以后,当他不会画某样东西的时候,让他养成自己去观察的习惯,这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和小手。当然别忘了,最后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参加美术活动,对他们成长最有益的是在画外,它能陶冶人的情感,成为更真、更善、更美的人。绘画绝对不是去规矩孩子的天性,而是去引导和解放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为孩子选择具有正规许可资格的绘画学习班,并在报名前与教授孩子的老师进行一次面谈,详细了解老师的情况。一旦孩子开始进行绘画学习,就尽量不要停止。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毅力,更是家长的毅力。每个周末都抽出时间送孩子去上课,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涂鸦 孩子另一种情感符号
其实,有绘画天分的孩子还是在少数。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这方面天赋,就不主张孩子继续学习了。但是,绘画的天分并不是最主要的。尹文文现在在济南银座双语幼儿园任教,她在幼儿园中尝试开设蜡笔特色班,引导孩子产生对绘画的乐趣。有一次,她的班上转来了一个叫叶叶(化名)的小男孩,他妈妈一直觉得叶叶的画总是乱画一气,“不像样”。但是尹文文给叶叶上了一次课后发现,这个小男孩有着一般男孩没有的观察力,只是他还没有学会怎样使用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尹文文说,一开始,孩子的画并不需要很“像样”,他们在动手涂鸦的同时小肌肉也得到了锻炼,在之后的绘画活动中,孩子因为经常无意的“锻炼”,所以很容易控制自己的画笔,绘画的内容也会更容易表达孩子真实的感受,从而提高绘画能力。孩子那些“不像样”的画,恰恰反映了孩子的某种心理情绪。比如孩子可能无法将想表达的东西画出来,或者这是孩子对当时所处环境的一种宣泄,或者是孩子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有可能是成人并没有读懂孩子的画。尹文文说:“当孩子出现此类行为时,我们不应去训斥和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孩子,而应耐心地去了解和引导。让孩子能够自信、快乐的绘画,同时家长也应该在画中去学习读懂孩子,尊重孩子。”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