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幼升小衔接 > 正文

对新生“做规矩”要得法

来源:文汇报 作者:苏军 2008-10-23 09:42:04

说两句

  一年级新生有时候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好习惯的培养显得非常迫切。但即使是对新生“做规矩”,也有窍门,也要得法。由市教委教研室、长宁区教育学院主办,建青实验学校承办的“幼小衔接,市区联动——长宁区小学学习准备期研讨活动”上,积24年幼、小、中三段一体办学模式探索经验的建青实验学校,就对此作了充分的展示与诠释。

  “做规矩”不必“急刹车”

  建青幼儿部许士瑾老师执教大班小朋友的《体育活动——球类游戏》,与建青小学部体育教师徐艳执教的体育与健身《球操和球的活动》,尽管都是球类教学,但对幼儿的教学以分散活动为主,而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则既有分散活动,又有集中训练,体现了幼小两部同一学科教学的衔接与延伸。

  不少家长希望学校给新生“做规矩”,也渴望孩子一下子有个“学生样”。对此,校长吴子健认为,设立“学习准备期”,就是要让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但习惯培养也要讲究双向靠拢,有机衔接,如果采用“急刹车”的办法,反而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对良好习惯的反感心理。

  “做规矩”不应失去童趣

  新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是喜欢问这问那,而在课堂上的“童言无忌”乃至插嘴,也让有些老师直摇头,并将其归类为“坏习惯”。

  而在建青小学则不然,一年级新生的“乱走”、“边说边走”,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又不会失去童趣。一些老师面对喜欢提问的新生,不是简单地告知其道理,而是给他们买旅游画册,让他们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就培养了新生爱书、读书的习惯,也由此培养了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

  “做规矩”不能妨碍创造力

  建青幼儿部的走廊有一幅画很有意思,上面写着:“想做”、“乐做”、“敢做”和“能做”。那么,幼儿在幼儿园想做、能做的,能否在小学延续呢?

  对此,建青小学的老师除了给学生指导鼓励外,还给学生创造了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建青认为,学生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启蒙阶段,而小学时期是创造力培养初步打基础的阶段。做规矩,不能妨碍学生的创造力。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幼教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幼教网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资讯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